
【经】 final account of stat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国家收支决算(National Final Accounts of Revenue and Expenditure)是政府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指一个国家在特定财政年度内对全部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汇总、审核并最终确认的法定程序。该过程包含三个关键维度:
法定性与全面性
国家收支决算是依据《预算法》等法规开展的强制性财政活动,涵盖税收、非税收入、债务收入等全部财政收入,以及公共事业、社会保障、国防等支出类别。其数据需通过国家审计署等机构的合规性审查。
国际对照与术语规范
根据《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该术语对应的英文表述为"Final Accounts of Stat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强调政府财政活动的闭合性与可审计性。世界银行发布的《公共支出管理手册》将其定义为"财政年度的法定闭环程序"。
功能价值与透明度
国家统计局年度财政报告显示,决算数据用于评估财政政策执行效能,并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向社会公开。这一机制既体现财政责任,也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提供主权信用评估依据。
该术语在财政部官网《政府财政术语手册》中被归类为A级核心财政概念,其编制标准需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FSM)框架要求。
国家收支决算是指根据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会计报告,反映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国家收支决算是对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总结,包括收入、支出及结余的最终核算。它集中体现了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领域的成果,例如资金来源构成、资金积累水平,以及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决算是预算的“执行结果报告”,两者共同构成财政管理闭环。预算制定在前,决算总结在后,通过对比分析可评估财政政策效果,并为后续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国家收支决算是政策执行的基础,需严格遵循法定机制,加强财政制度建设,确保财政投入充足且收支平衡。例如,决算数据可揭示税收政策效果或重大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如需更完整的流程或案例,可参考政府官网发布的决算报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