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骨髓炎英文解释翻译、骨膜骨髓炎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eriosteomedullitis; periosteomyelitis; periostomedullitis
相关词条:
1.periosteomedullitis 2.periosteomyelitis
分词翻译:
骨膜骨的英语翻译:
【医】 periosteal bone
髓的英语翻译:
marrow
【医】 marrow; medulla; medullae; myel-; myelo-; pulp; pulpa
炎的英语翻译:
burning hot; inflammation
【医】 inflammation; phlegmasia; phlegmonosis; phlogo-
专业解析
骨膜骨髓炎 (Periosteal Osteomyelitis) 汉英词典释义与解析
1. 术语定义与核心概念
- 中文术语: 骨膜骨髓炎
- 英文对应: Periosteal Osteomyelitis
- 医学定义: 指主要累及骨膜及其下方骨皮质的化脓性感染性炎症。它是骨髓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早期表现,感染起源于骨膜下或直接由邻近软组织感染扩散而来,导致骨膜被脓液掀起,并可能继发骨皮质的破坏。
- 核心病理: 病原体(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骨膜下繁殖,形成脓肿,刺激骨膜成骨细胞反应(骨膜反应),并可能侵蚀下方骨皮质。
2. 汉英构词解析
- 骨膜 (Gǔmó / Periosteum): 覆盖在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富含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对骨的营养、生长和修复至关重要。
- 骨髓炎 (Gǔsuǐyán / Osteomyelitis): 指骨组织(包括骨髓、骨皮质和骨膜)的感染和炎症。词根“骨髓炎”强调感染的核心部位是骨组织。
- 骨膜骨髓炎 (Periosteal Osteomyelitis): 该术语在中文中直接点明了感染的原发或主要累及部位是“骨膜”,同时表明其本质属于“骨髓炎”范畴。英文术语“Periosteal Osteomyelitis”同样遵循此结构,以“Periosteal”修饰“Osteomyelitis”,精准定位感染部位。
3. 临床特征与诊断要点
- 典型表现: 常见于儿童,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如胫骨、股骨)。患者常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明显肿胀、皮温升高、压痛显著,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 影像学特征:
- X线早期: 可能仅见软组织肿胀。发病1-2周后,可见特征性的层状或葱皮样骨膜反应(骨膜被脓液掀起后新骨形成所致)。
- X线晚期/严重时: 可能出现骨皮质虫蚀样破坏或死骨形成。
- MRI/CT: 可更早期、清晰地显示骨膜下脓肿、骨膜反应及早期骨皮质破坏,是敏感的诊断工具。
-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通常升高。血培养或脓肿穿刺培养可帮助明确病原菌。
4. 治疗原则
- 抗生素治疗: 及时、足量、足疗程的静脉抗生素是基础,需根据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疗程通常较长(数周)。
- 外科干预: 一旦影像学证实存在骨膜下脓肿,常需手术切开引流脓液,清除坏死组织,减轻骨膜下压力,促进愈合。
- 辅助治疗: 患肢制动(石膏或支具)、支持治疗等。
5. 与相关术语的区分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Acute Hematogenous Osteomyelitis): 泛指细菌经血行播散引起的骨感染,骨膜骨髓炎常是其早期或一种表现形式,强调感染灶主要在骨膜下。
- 慢性骨髓炎 (Chronic Osteomyelitis): 指骨髓炎病程迁延(通常>1个月),伴有死骨、窦道形成等。骨膜骨髓炎若未及时控制,可发展为慢性骨髓炎。
- 软组织脓肿 (Soft Tissue Abscess): 感染局限于软组织内,未累及骨膜或骨组织。骨膜骨髓炎常由邻近软组织感染扩散引起,需注意鉴别。
参考资料:
- 骨科专业书籍与医学词典 (如《实用骨科学》、《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对术语定义和病理的经典描述。
- 临床医学综述与指南 (如 UpToDate, BMJ Best Practice) 关于急性骨髓炎(含骨膜骨髓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 放射学专业文献与教材 (如《骨关节影像学》、《Radiopaedia》) 对骨膜骨髓炎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如骨膜反应)的详细阐述。
网络扩展解释
骨膜骨髓炎是骨髓炎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强调炎症累及骨膜(覆盖在骨表面的结缔组织膜)及骨髓等骨组织。以下是详细解释:
-
定义与范围
骨髓炎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骨骼引发的感染性疾病。骨膜骨髓炎特指感染同时波及骨膜、骨皮质和骨髓的炎症状态。虽然临床通常统称“骨髓炎”,但实际感染可能涉及整个骨结构,包括骨膜。
-
病因与感染途径
- 血源性感染: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骨组织,常见于儿童长骨(如股骨、胫骨)。
- 外伤或手术感染: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直接引发骨膜及深层组织炎症。
- 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如皮肤溃疡或软组织感染蔓延至骨膜。
-
症状表现
- 急性期:突发高热、患处剧痛、肿胀,活动受限,可能伴寒战。
- 慢性期:局部反复红肿、流脓,形成窦道,骨膜增厚并可能坏死。
-
治疗要点
- 抗生素治疗:早期需大剂量联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 手术清创:慢性骨髓炎需清除坏死骨组织和骨膜,结合灌洗引流。
- 支持治疗:固定患肢、营养支持及中医辅助疗法(如清热解毒中药)。
注:骨膜在炎症中易因充血、水肿出现局部压痛和波动感,其破坏可能导致骨膜下脓肿或新骨形成异常。及时治疗可减少转为慢性风险。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