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epair parts line item
spare parts
appellation; denomination; name; tag; title
【计】 name
【医】 nomenclature
【经】 denomination
备件名称(Spare Part Designation)指在设备维护与供应链管理中,为可替换零部件赋予的标准化标识称谓。该术语由"备件"(预留的替换单元)与"名称"(规范化的指称体系)共同构成技术性表述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跨语言、跨系统的精准信息传递。
从机械工程视角分析,备件名称需包含三要素:基础功能描述(如"轴承"对应"bearing")、技术规格参数(如"6204-2RS"表示密封深沟球轴承)、应用设备关联(如"适用于XYZ型号数控机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3584标准明确规定,此类命名应包含分类层级码与属性特征码的复合结构。
在航空维修领域,波音公司备件管理系统采用"ATA章节号-部件序列号"的命名体系,例如"32-1234-5"代表起落架系统的特定液压阀。这种结构化命名法能有效避免因语言差异导致的采购错误,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标准化命名使航材采购准确率提升37%。
牛津技术英语词典特别指出,备件名称的翻译必须遵循"功能等同优先于字面对应"原则。例如中文"联轴节"不应直译为"coupling joint",而应采用国际通用的"shaft coupling"表述。这种跨语言映射规范已写入中国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释义,"备件"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定义与核心概念 备件(spare parts)是指为替换设备中可能磨损、老化或损坏的零部件而预先准备的备用模块、组件或原件。其核心作用是缩短设备维修时间,保障生产连续性。
二、主要分类与特点
三、核心作用 • 缩短设备停机时间(平均可减少30%-50%维修等待时间) • 降低突发故障风险 •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保障生产/服务连续性
四、管理要点 涉及采购成本、储存成本、订货成本的三维平衡管理,采用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可优化库存成本: $$ Q = sqrt{frac{2DS}{H}} $$ 其中D为年需求量,S为单次订货成本,H为单位储存成本。
五、与相关概念区别 • 备品:更广义的备用物资(含非机械类物品) • 低值易耗品:单价低于2000元且使用周期短的消耗品
注:如需查看具体行业的备件分类标准,可参考机械工业标准化文件或ISO 55000资产管理体系标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