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臼根(Radix Podophylli)是传统中药材,指小檗科鬼臼属(Podophyllum)植物的干燥根茎。其英文名称为"Mayapple Root",拉丁学名为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中国产)或Podophyllum peltatum L.(北美产)。该药材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部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地区,印度、尼泊尔等喜马拉雅山区亦有分布。
在中医体系中,鬼臼根被《中国药典》收录为有毒药材,性味苦、辛、平,归肝经,具有祛瘀散结、解毒杀虫的功效。《中华本草》记载其传统应用于治疗瘿瘤瘰疬、痈肿疮毒等症,常配伍其他中药进行外敷或内服。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库显示,该化合物已被开发成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Etoposide)的原料。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医学图书馆资料表明,鬼臼根提取物在皮肤科领域被制成酊剂用于治疗尖锐湿疣,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由于鬼臼毒素存在神经毒性和胚胎毒性,《中药毒性手册》特别强调其安全剂量范围为每日0.1-0.3克(炮制品),且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鬼臼根是中药材名,指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学名:Dysosma versipellis)的干燥根茎。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植物来源
鬼臼根来源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八角莲,其根茎横卧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棕褐色,根丛生且圆柱形,长6-12cm,直径0.2-0.3cm,断面白色木部黄色。
植物形态
八角莲茎直立,高30-50厘米,叶片盾状圆形,直径可达30-40厘米,边缘有针刺状细齿;花期初夏,花深红色,伞形花序下垂。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归肺、脾、肝经。
主要功效
因根茎形态特殊,李时珍记载其“根如射干,九臼相连”,且具解毒驱邪之效,故称“鬼臼”。
如需进一步了解分布区域或具体方剂,可参考《本草纲目》及现代中药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