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肺英文解释翻译、硅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neumosilicosis; potter's consumption; silico-anthracosis; silicosis
分词翻译:
硅的英语翻译:
silicon
【医】 Si; silicium; silicon
肺的英语翻译:
lung
【医】 lung; pneumo-; pneumon-; poeumono-; pulmo; pulmo-
专业解析
硅肺(Silicosis)的汉英词典释义与医学解析
一、术语定义与病理特征
硅肺(Silicosis),中文又称“矽肺”,指因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₂)粉尘导致的职业性肺部纤维化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为:
- 粉尘沉积:二氧化硅颗粒在肺泡内积聚,被巨噬细胞吞噬后释放炎症因子(如TNF-α、IL-1),触发慢性炎症反应。
- 结节性纤维化:持续炎症导致肺组织形成硅结节(silicotic nodules),最终进展为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损害呼吸功能 。
二、临床表现与分期
根据病程进展,硅肺分为三类:
- 急性硅肺(Acute Silicosis):
- 高浓度暴露数周至数年即发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常伴咳嗽、乏力。
- 影像学显示弥漫性肺泡填充(类似肺水肿),病理可见肺泡内脂蛋白沉积(矽蛋白沉积症)。
- 慢性/典型硅肺(Chronic Silicosis):
- 最常见类型,潜伏期10–30年。早期无症状,后期出现干咳、劳力性呼吸困难。
- X线特征:肺上野对称性小结节(直径<10mm),可融合成大块纤维化(PMF)。
- 加速性硅肺(Accelerated Silicosis):
- 中高浓度暴露5–10年发病,症状进展快于慢性型,易合并肺结核等并发症。
三、诊断与权威标准
依据中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GBZ 70-2015)及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南,诊断需满足:
- 职业暴露史:明确接触二氧化硅粉尘(如采矿、石材加工、隧道作业)。
- 影像学证据:胸部X线或CT显示典型结节、纤维化病变(符合ILO尘肺病影象学分类标准)。
- 排除其他疾病:需与肺结核、结节病、肺癌等鉴别。
四、预防与治疗原则
预防核心措施(基于WHO职业健康指南):
- 工程控制:湿式作业、密闭粉尘源、通风除尘系统。
- 个人防护:佩戴N95及以上级别呼吸防护器(NIOSH认证)。
- 健康监护:定期肺功能检查与高千伏胸片筛查。
治疗现状:
- 无特效逆转纤维化药物,以对症支持为主(氧疗、肺康复)。
- 肺移植是终末期患者的可选方案,但受限于供体及并发症风险。
五、术语辨析:硅肺 vs. 矽肺
“硅肺”与“矽肺”为同义词,均对应英文“Silicosis”。“矽”为硅(Silicon)的旧称,现规范术语统一用“硅肺”(据《医学名词》第七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8)。
权威参考来源:
- WHO《尘肺病防治指南》链接
- 美国CDC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硅肺专题》链接
- 中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GBZ 70-2015 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硅肺(又称矽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₂)粉尘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属于尘肺中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一种类型。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病因
硅肺是因长期暴露于含二氧化硅的粉尘环境(如采矿、建筑、石材加工等行业)引起的肺部疾病。粉尘中的二氧化硅颗粒被吸入后,沉积在肺部,引发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2.病理机制
- 基本病变:以肺组织硅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为特征。
- 发展阶段:
- 细胞性结节:早期由巨噬细胞聚集形成,伴随网状纤维增生;
- 纤维性结节:逐渐被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取代;
- 玻璃样结节:最终形成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团块,周围包裹新纤维组织。
3.临床表现
- 早期: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胸闷;
- 进展期:出现气急、胸痛、咳痰,严重时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 并发症:易并发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自发性气胸,晚期可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4.防治措施
- 预防:减少粉尘接触(如佩戴防护口罩、改善工作环境通风);
- 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氧疗,晚期可能需要肺移植。
5.流行病学
硅肺是我国常见的职业病之一,每年新增病例约2万例,需加强职业健康监管。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治疗方案或预防措施,可参考医学专业资料或相关职业健康指南。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