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regular earnings; regular pay; regular wage
"固定工资"在汉英法律与经济语境中指雇主与劳动者约定的、不受绩效或工时波动影响的稳定性劳动报酬。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报酬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其核心构成包含基础工资、岗位津贴和法定福利三部分。
该术语对应的英文翻译为"fixed salary",在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框架中,固定工资需满足三个要素:(1) 定期支付周期;(2) 预先确定的计算标准;(3) 排除经营风险转嫁的保障性特征。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工资总额组成规定》中特别强调,固定工资区别于浮动薪酬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数额的确定性,即使劳动者因法定休假或企业停工仍应依法支付。
在劳动法实践中,固定工资制度需符合最低工资标准要求。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用人单位即便遭遇经营困难,支付周期超过30日即构成工资拖欠的违法行为。这种薪酬模式常见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采用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企业,与计件工资、提成制等弹性薪酬形成制度性对比。
(注:基于当前网络环境限制,实际引用来源链接暂未展示,建议补充国家统计局官网、人社部政策法规库等权威信源链接以增强参考价值)
固定工资是指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如每月)获得的数额相对稳定的基本薪酬,其核心特点是不随绩效、工作量或企业效益波动。以下是详细解析:
维度 | 固定工资 | 基本工资 |
---|---|---|
定义 | 包含基本工资及其他固定部分(如岗位津贴) | 仅为薪酬结构的基础部分 |
调整频率 | 长期稳定,调整需特定条件 | 可能随市场或企业政策变动 |
作用 | 提供全面稳定性保障 | 作为计算奖金、社保等其他薪酬的基准 |
如需了解具体行业或法律细则,可参考来源网页(如、2、10)中的详细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