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standard income statement
criteria; level; mark; measure; normal; par; rule; standard; criterion
【计】 etalon; normal; STD
【化】 standards
【医】 norm; normo-; rubric; standard
【经】 denominator; norm; standard
【经】 earnings statement; income account; incom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statement of earnings; statement of income
标准收益表(Standard Income Statement)是财务会计中用于系统记录企业特定期间收入、成本与利润的核心报表,其英文对应术语为"Standard Income Statement"或"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条定义,该表通过分层结构呈现企业经营成果,包含以下关键部分:
收入确认层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列示主营业务收入(Operating Revenue)、其他业务收入(Non-operating Revenue)及投资收益(Investment Income)。参照国际会计准则IAS 1第82条,收入分类需符合可识别性标准。
成本匹配结构
依次扣除主营业务成本(COGS)、销售费用(Selling Expenses)、管理费用(Administrative Expenses)及财务费用(Financial Expenses)。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ASC 220-10条款强调费用与收入的期间匹配原则。
利润分层体系
包含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利润总额(Pre-tax Profit)及净利润(Net Income)三级计算。剑桥大学出版的《会计术语双解辞典》指出,该分层设计便于分析不同业务环节的盈利能力。
特殊项目披露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5要求,非持续经营损益、会计政策变更影响等需单独列示,确保报表可比性。
该报表遵循会计恒等式:
$$
text{净利润} = (text{总收入} - text{总费用}) + text{其他综合收益}
$$
企业需按季度或年度通过该表向投资者披露财务表现,相关编制规范可参考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标准收益表(又称损益表或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如季度、年度)经营成果的核心财务报表,其内容、结构及作用如下:
如需更完整的编制规则或案例,可参考会计准则文件或企业公开财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