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ntithyroxinogenesis
【医】 antithyroidin
【计】 generating; spanning
【医】 production
抗甲状腺素生成(Anti-thyroid Hormone Synthesis)指通过药物或生理机制抑制甲状腺激素(T3/T4)的生物合成过程。该术语在临床医学中常用于描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干预手段,其核心机制涉及阻断碘代谢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活性。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该过程具体包含以下关键环节:
该术语的英文对译"anti-thyroid hormone synthesis"在《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中被定义为:"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to impede the biosynthesis of iodothyronines",强调其作为医疗干预手段的本质属性。梅奥诊所临床试验数据库显示,相关药物可使血清游离T4水平在4-8周内下降40-60%(2024年更新数据)。
注:引用来源包括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官方文件、UpToDate临床决策系统、Lippincott生物化学教材等权威医学资料,具体链接因平台限制未予展示。
抗甲状腺素生成是指通过药物抑制甲状腺激素(如T3、T4)的合成过程,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其作用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具体如下:
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通过抑制TPO的活性,阻止碘离子的氧化和有机化。TPO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酶,负责将碘氧化为活性形式,并促进酪氨酸的碘化反应。此过程受阻后,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药物干扰碘化酪氨酸分子间的偶联反应,从而阻止单碘酪氨酸(MIT)和双碘酪氨酸(DIT)进一步结合生成T3和T4。
部分药物(如甲巯咪唑)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甲状腺自身抗体(如TRAb)的产生,减轻甲状腺组织的免疫损伤。
丙硫氧嘧啶还能抑制外周组织中T4转化为活性更强的T3,尤其适用于甲亢危象等紧急情况。
药物 | 主要作用特点 | 适用场景 |
---|---|---|
甲巯咪唑 | 强效抑制TPO,半衰期长(每日1次) | 普通甲亢 |
丙硫氧嘧啶 | 抑制T4转T3,起效快但肝毒性风险较高 | 甲亢危象、妊娠早期 |
注意: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碘过量摄入,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