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expeller
在汉英词典中,"开除者"对应英文为"expeller"或"dismisser",指具有合法权限解除他人职务或学籍的主体。该术语包含双重语义维度:
行为主体定义
根据《现代汉英词典》(第三版)的释义,该词特指组织机构中行使纪律处分权的管理者,常见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学校纪律委员会或司法行政机关。其行为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9条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要件。
法律行为特征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示案例显示,有效开除行为须满足"事实证据充分、规章制度公示、程序合法合规"三要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在英美法系中,对应术语"dismissing officer"强调程序正当性原则。
需注意该词与"被开除者(expellee)"的语义区别: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英法律词典明确标注,后缀"-者"在此语境中指向行为发起方,而非承受方。该术语常见于人力资源管理文献及劳动仲裁文书中,具有严格的法律语境适用性。
“开除者”指被用人单位、组织或机构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成员资格的个人。这一行为通常基于法定或规章制度中的严重违规情形,以下是具体解析:
“开除者”是被强制终止身份的主体,常见于以下场景:
开除者通常面临职业记录污点、再就业困难等后果,尤其在涉及刑事责任的情形下。例如,公务员被开除后可能永久丧失公职资格()。
若需进一步了解法律细节或争议解决流程,可参考《劳动法》相关条款及劳动争议案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