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unishment of detention
拘役(Jūyì)是中国刑法中的一种主刑,指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式。其汉英对应概念及法律内涵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2-44条,拘役指对罪犯短期剥夺自由(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英译通常为"Criminal Detention" 或"Detention"(区别于行政拘留"Administrative Detention")。其核心特征包括:
术语 | 英译 | 法律性质差异 |
---|---|---|
拘役 | Criminal Detention | 刑事处罚,适用于较轻犯罪 |
有期徒刑 | Fixed-Term Imprisonment | 刑事处罚,刑期6个月以上 |
行政拘留 | Administrative Detention | 行政处罚,非刑事犯罪记录 |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
"Detention: 拘留,羁押。在中国刑法语境下特指拘役(Criminal Detention),属短期自由刑。"
示例双语对照:
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被告人拘役三个月。
The court sentenced the defendant tothree months of criminal detention for dangerous driving.
拘役处罚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主刑,属于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事处罚方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其刑期介于管制(限制自由)和有期徒刑(长期剥夺自由)之间。
刑期与执行方式
适用对象 主要针对犯罪情节较轻但需短期关押的罪犯,例如危险驾驶、轻微盗窃等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十二条至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了拘役的期限、执行机关及刑期计算方式(判决前羁押可折抵刑期)。
与其他处罚的区别
如需了解具体案件中的拘役适用情形,可进一步提供案情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