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nkle-joint; articulationes talocruralis; mortise joints; mortise-joint
距骨小腿关节(talocrural joint)是人体下肢重要的滑膜关节,由胫骨、腓骨远端与距骨滑车构成,中文又称踝关节。该关节在解剖学中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结构组成
关节囊前部较薄,后部增厚形成韧带加强,内侧由三角韧带(deltoid ligament)稳定,外侧由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共同加固。这种复合式韧带系统使关节在负重时保持稳定。
生物力学功能
作为屈戌关节(hinge joint),主要实现背屈(dorsiflexion)和跖屈(plantarflexion)运动,活动范围约70°。其力学特性在行走、跳跃等动作中起关键作用,《格氏解剖学》第42版指出该关节需承受人体重量的4-5倍压力。
临床关联性
该部位常见踝关节扭伤(ankle sprain)和距骨骨折,美国骨科医师学会统计显示其损伤占运动创伤的15%-20%。慢性不稳定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
术语对照:
该定义符合《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及《系统解剖学》第9版标准释义。
距骨小腿关节是解剖学中踝关节的正式名称,以下是关于该术语的详细解释:
组成骨骼
由三块骨共同构成:
特殊结构特征
运动范围
主要进行矢状面的背屈(20°-30°)和跖屈(40°-50°)运动,配合距下关节完成足部内/外翻复合动作
负重功能
作为人体最大负重关节,在行走时承受高达5倍体重的压力,跑步时可达到8倍体重负荷
易损性机制
跖屈状态下关节接触面减少约40%,此时遭受扭转暴力易导致韧带损伤或距骨骨折
血供特点
距骨血供来自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和腓动脉的分支,骨折时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约15%-50%)
该关节的复杂解剖结构使其既具备承重所需的稳定性,又保留足部灵活运动能力。理解这些特征对踝关节损伤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