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表面粗糙度英文解释翻译、表面粗糙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surface roughness; surfaceness

分词翻译:

表面的英语翻译:

surface; exterior; facade
【化】 surface
【医】 superficies; surface

粗糙度的英语翻译:

【化】 roughness

专业解析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衡量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核心指标,指加工表面微观峰谷的起伏程度。其国际通用定义为「表面轮廓偏离理想光滑表面的高度算术平均值」,常用符号Ra、Rz等参数量化表达。

一、核心参数解析

  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最常用指标,计算公式为: $$ Ra = frac{1}{l} int_{0}^{l} |y(x)| dx $$ 表示采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μm(参考GB/T 3505-2009)
  2.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五个最高峰与五个最深谷的垂直距离平均值,适用于评估精密零件(ISO 4287:1997)

二、工程应用特性 • 摩擦学性能:Ra值0.4μm以下的镜面可降低轴承摩擦系数(ASME B46.1-2019) • 密封效果:液压件配合表面要求Ra 0.8-1.6μm确保密封 • 疲劳强度:航空部件Ra值需控制在0.2μm以内以防止应力集中

三、标准化体系 中国国家标准(GB/T 1031-2009)与ISO 1302:2002保持技术等同性,美国ASME B46.1标准特别强调三维表面粗糙度评价方法。最新ISO 21920-1:2021标准已纳入纳米级表面评估体系。

术语对照参考: 《机械工程术语大辞典》(第二版)第487页给出完整汉英对照:

(注:具体标准文本可访问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学术引用建议优先采用ISO、ASME等国际标准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表面粗糙度是描述加工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术语,指表面上微小峰谷和间距的不平度,其波距通常小于1mm。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表面粗糙度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现为加工表面微小峰谷的高低差异(Z值)和间距(S值)。波距S<1mm时称为粗糙度;1mm≤S≤10mm为波纹度;S>10mm则为宏观形状误差。

二、形成因素

主要源于加工方法:

  1. 机械作用:刀具与工件的摩擦、切屑分离导致的金属塑性变形;
  2. 工艺系统振动:高频振动会产生周期性微小痕迹;
  3. 特殊加工:如电加工形成的放电凹坑。

三、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1. 耐磨性:粗糙表面减少有效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和磨损;
  2. 配合性质:间隙配合易因磨损扩大间隙,过盈配合会降低连接强度;
  3. 疲劳强度:微观峰谷易引发应力集中,加速疲劳破坏;
  4. 耐腐蚀性:凹谷易积聚腐蚀介质,加速锈蚀;
  5. 密封性:粗糙表面可能导致气体或液体泄漏。

四、评价参数

常用参数包括:

五、工程标注

设计图纸通常标注Ra或Rz值,例如:


通过控制表面粗糙度,可优化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加工方法、成本和使用场景综合选择参数范围。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