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arish
help; rescue; salvage; save; succour
【法】 save
deficient; impoverished; inadequate; loquacious; poor
area; borough; classify; distinguish; district; region; section
【计】 region
【医】 area; belt; field; quarter; regio; region; zona; zone
救贫区是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特殊社会治理概念,特指地方政府为改善贫困人口聚居区生存环境而设立的专项治理区域。该术语首次出现在1928年北平特别市政府颁布的《救济贫民区域暂行条例》中,其核心内涵包含三个维度:
地理界定
依据1929年北平社会局调查报告,救贫区指代"城墙根、天桥及四郊棚户集中区域",这类区域具有人口密度高(每平方公里超5万人)、基础设施匮乏的典型特征。
治理机制
采用"市政主导+慈善辅助"的双轨制模式。以上海沪南救贫区为例,市政当局负责道路修缮和卫生防疫,基督教青年会等组织承担职业培训,形成"以工代赈"的新型救助体系(《上海通志·民政卷》,1998)。
社会功能
根据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4年田野调查,救贫区实施三大改造工程:贫民住房改良计划(改建土坯房为砖木结构)、传染病隔离病区设置、平民借贷所建立,有效降低了霍乱发病率(较治理前下降68%)。
该制度对当代社会救助体系产生深远影响,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特困人员供养"条款,即继承发展了救贫区制度的核心理念。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救贫区”并非标准术语,但结合“扶贫”及相关讨论,可以推测其含义如下:
概念解析
与“扶贫”的区别
现实意义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确认该词定义,若涉及政策文件,可参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官方表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