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te
"旧址"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是指某个机构、建筑或活动过去所在的场所,强调其历史性和空间位置的变迁。以下是详细解释:
旧址(jiù zhǐ)
指机构、建筑或历史事件原先所在的地点,通常暗示该地点当前的功能或状态已发生改变。
英译:
例:
历史遗迹
指留存历史记忆的场所,如战争遗址、古建筑原址。
例:圆明园旧址(The old site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机构迁移
描述学校、企业等搬迁前的地址。
例:北京大学旧址(The former site of Peking University)
事件发生地
用于标记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地点。
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在江东门屠杀旧址之上(Built on the former site of the Jiangdongmen Massacre)。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定义:"旧址"译为 "former site",指"机构或建筑先前所在的地点"。
来源:惠宇(主编),《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2016年。
《牛津英汉汉英词典》(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
明确标注 "旧址" 对应 "old site" 或 "former location",并注明其隐含 "非当前使用中" 的含义。
来源: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 2010.
"旧址" 可包含仍存续的建筑(如迁走后的空置楼房),而"遗址"(ruins/relics)通常指仅存遗迹或废墟。
"原址"(original site)强调最初位置,未必涉及变迁;"旧址" 则明确指代"被替代或废弃"的场所。
在历史叙述中,"旧址" 常与文物保护(如"旧址保护单位")或城市更新(如"工厂旧址改造")关联,体现空间的时间层积性。
例:
上海杨树浦电厂旧址被改造为工业遗产公园(The former site of Yangshupu Power Plant was transformed into an industrial heritage park)。
通过结合历史语境与空间变迁概念,"旧址" 的释义既涵盖物理位置,亦承载文化记忆,符合跨语言翻译的准确性要求。
“旧址”指某个机构、建筑或场所过去的地址,通常具有历史延续性或特定事件关联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指旧时的地址或原址,特指已迁走或不存在的机构、建筑的昔日位置。例如学校搬迁前的校舍、政府机构原办公地点等。
词性特点
作为名词,强调空间上的历史变迁,如《旧唐书》记载的“聊因旧址增葺”即描述在原有地址上修缮建筑。
时间维度
功能延续性
旧址可能因功能延续被保留(如博物馆改造自老厂房),而遗址通常无现实使用功能。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旧址案例,可参考历史文献或文物保护名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