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scale factor
【化】 scale; setting
【医】 dial; scale
factor
【电】 factor
在汉英词典语境中,"标度因数"对应的英文术语为"scale factor",指物理量转换过程中比例关系的量化参数。其核心功能在于建立测量系统输出值与输入量之间的线性对应关系。
该术语在工程测量领域具有以下专业特征:
数学定义:表现为输出变化量ΔY与输入变化量ΔX的比值,公式表达为: $$ SF = frac{Delta Y}{Delta ΔX} $$ 该公式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校准领域(中国国家标准GB/T 7665-2005《传感器通用术语》)。
应用范畴:涵盖惯性导航系统(陀螺仪标定)、电子测量设备(示波器量程调节)、机械传感器(应变片灵敏度校准)等多个技术领域。国际计量局(BIPM)发布的《国际计量术语手册》将其定义为"测量系统灵敏度核心参数"。
误差关联性:标度因数稳定性直接影响测量系统精度,温度漂移、机械老化等因素会导致其数值偏移。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精密测量手册》建议每500工作小时需进行标度因数重校准。
该术语在IEEE 1057-2017《模数转换器测试标准》中与"线性度误差"共同构成系统精度评估的双核心指标,其典型技术指标多采用ppm(百万分之一)量级进行表述。
标度因数(Scale Factor)是工程测量和传感器领域的重要参数,主要用于描述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标度因数指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的比值,通常用特定直线的斜率表示。该直线通过实验数据(输入/输出关系)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例如,陀螺仪中标度因数是输出量与输入角速率的比值,数学表达式为:
$$
K = frac{Delta text{输出量}}{Delta text{输入量}}
$$
其中,$Delta$表示变化量。
应用领域
在惯性导航系统中,标度因数涉及多种设备,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力矩器等。例如:
特性与挑战
标度因数可能存在非线性度和不对称性。例如,陀螺仪输入/输出关系的线性模型为:
$$
text{输出量} = K cdot text{输入量} + text{零偏}
$$
但实际应用中,需通过校准消除非线性误差。
与数学“因数”的区别
需注意与数学中的因数(Factor)区分,后者指能整除某数的整数(如12的因数包括1、2、3等),而标度因数是物理量的比例系数,属于工程术语。
如需深入技术细节(如标定方法),可参考传感器专业文献或导航系统手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