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基思氏束英文解释翻译、基思氏束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Keith's bundle; sino-atrial bundle

分词翻译:

基的英语翻译:

base; basic; foundation; key; primary; radix
【化】 group; radical
【医】 base; basement; group; radical

思的英语翻译:

consider; long for; think; think of; thought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束的英语翻译:

bind; bundle; colligate; faggot; fagot; restrain; sheaf; tie; truss
【计】 beam
【医】 beam; bundle; Fasc.; fasciculi; fasciculus; fasicle; tract; tractus
【经】 bundle

专业解析

基思氏束(Keith's Bundle)是心脏传导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特指位于右心房上部、靠近上腔静脉入口处的窦房结区域及其相关组织束。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定义与位置

    基思氏束是窦房结(心脏天然起搏点)及其周围特殊心肌纤维束的统称。它位于右心房壁的上部,界沟上端的心外膜下,紧邻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该结构负责产生并传导心脏的初始电脉冲,启动心房收缩。

  2. 功能

    作为心脏电传导系统的起点,基思氏束自动、节律性地产生电兴奋,并将冲动通过心房内的传导通路(如结间束)传递至房室结,从而协调心房和心室的顺序收缩,维持正常心律。

  3. 命名由来

    该结构以苏格兰解剖学家亚瑟·基思(Arthur Keith, 1866–1955)的名字命名。他与医学家马丁·弗莱克(Martin Flack)于1907年共同发现了哺乳动物的窦房结,并详细描述了其在心脏起搏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该区域有时被称为“Keith-Flack结”或相关传导束统称“Keith氏束”。

  4. 现代术语关联

    在当代解剖学术语中,“基思氏束”并非标准独立术语,其描述的核心结构即窦房结(Sinoatrial Node, SA Node)。临床和生理学文献更常直接使用“窦房结”或“窦房结区”来指代这一关键起搏区域及其传导组织。

权威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基思氏束”这一术语,目前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并未找到直接对应的解释。根据“束”字的含义推测,“基思氏束”可能是医学或生物学领域中的专业名词,通常指某种纤维束或传导路径。以下结合“束”的相关含义进行初步分析:

  1. “束”的基本含义
    在汉语中,“束”既可表示“捆绑、聚集”(如“光束”“电子束”),也可引申为“控制、限制”(如“束缚”“束手无策”)。在解剖学中,“束”常指成束的纤维结构,例如神经束、肌束等。

  2. 可能的专业领域指向
    若“基思氏”为音译(如Keith's bundle),可能与心脏传导系统相关(如“希氏束”His bundle),但需注意术语准确性。建议用户核实是否为“Keith-Flack结”(窦房结的旧称)或其他类似术语,或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进一步确认。

由于缺乏具体资料,建议通过权威医学文献或专业词典查询“基思氏束”的定义,并注意术语的拼写和学科背景。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