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紫外的英文解释翻译、近紫外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near ultraviolet
分词翻译:
近的英语翻译:
approximately; close; easy to understand; intimate; near
【化】 peri
【医】 ad-
紫的英语翻译:
purple; violet
【医】 Purple; violet
外的英语翻译:
besides; in addition; not closely related; other; outer; outside; unofficial
【医】 ec-; ecto-; exo-; extra-; xeno-
专业解析
"近紫外"(jìn zǐ wài)是一个光学和物理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指波长范围在315纳米(nm)至 400纳米(nm) 之间的紫外线辐射。它是紫外线(Ultraviolet, UV)光谱中最接近可见光紫光的部分,因此得名“近紫外”。
在汉英词典中,该词通常对应英文术语:
- Near Ultraviolet (NUV):这是最直接和常用的翻译,强调其在紫外光谱中的位置靠近可见光。
- Ultraviolet A (UVA):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近紫外”常特指UVA波段(315–400 nm)。这是紫外线中波长最长、穿透力最强的部分。
详细含义解析:
-
光谱位置:
- 位于电磁波谱的紫外区域。
- 紧邻可见光谱的紫色端(波长约380-400 nm开始向紫色过渡)。
- 波长比“中紫外”(MUV, 280–315 nm)和“远紫外”(FUV/VUV, 100–280 nm)更长,但比可见光短。
- 能量低于波长更短的紫外线(如UVB、UVC),但高于可见光。
-
特性:
- 穿透力较强: 相比UVB和UVC,近紫外(UVA)能更深地穿透大气层、玻璃窗、衣物,甚至皮肤的真皮层。
- 荧光效应: 许多物质在近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出可见荧光,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防伪、矿物鉴定、法医学、生物成像等领域。
- 生物效应: UVA是到达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紫外线成分(约占95%)。虽然其单光子能量不足以像UVB那样直接破坏DNA,但长期或高强度暴露会导致皮肤晒黑、光老化(皱纹、松弛、色斑),并可能通过产生自由基间接损伤DNA,增加皮肤癌风险。它也是某些光敏性疾病和光化学反应(如光降解)的重要因素。
- 光源: 太阳是主要的自然光源。人造光源包括特殊的紫外灯(如“黑光灯”,主要发射UVA)、汞灯、某些LED和电弧等。
-
应用领域:
- 光化学: 引发特定化学反应。
- 材料科学: 测试材料的耐候性、老化性能。
- 医学与美容: 光疗(如治疗银屑病、白癜风)、晒黑床(有健康风险)。
- 分析检测: 荧光分析、色谱检测器(如HPLC的UV-Vis检测器常包含UVA波段)。
- 灭菌: 虽然不如UVC有效,但高强度UVA也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常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
- 昆虫诱捕: 利用昆虫对UVA的趋光性。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 -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Éclairage): CIE是光与照明领域的国际权威组织,定义了标准的紫外光谱分区(包括UVA)。其出版物和标准是相关领域的基础依据。[来源:CIE官方网站 - https://cie.co.at/]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发布了关于太阳紫外辐射测量和报告的标准(如ISO 21348),其中明确规定了紫外光谱波段(包括UVA)的定义。[来源:ISO官方网站 - https://www.iso.org/]
- 世界卫生组织 (WHO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关于紫外线辐射(特别是太阳紫外线)的健康风险评估和防护指南中,详细讨论了UVA(近紫外)的作用和影响。[来源:WHO官方网站 - https://www.who.int/]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在光学计量和光谱学领域提供基础数据和标准,其资源对理解紫外光谱(包括近紫外)的物理特性至关重要。[来源:NIST官方网站 - https://www.nist.gov/]
- 专业光学教材与手册: 如《光学手册》、《光谱学导论》等权威教材会对紫外光谱及其分区(包括近紫外)进行基础定义和阐述。
网络扩展解释
“近紫外的”是光学和电磁波谱中的术语,指波长介于紫外光与可见光之间的特定波段。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波长范围
近紫外(Near Ultraviolet, NUV)通常指波长在200-400 nm 之间的紫外线,但不同领域存在细分差异:
- 广义分类:部分资料将200-380 nm统称为近紫外。
- 应用分类:在紫外线LED技术中,近紫外常指380-400 nm 的波段,接近可见光的紫色部分。
- 生物学相关:植物光形态形成反应中,近紫外光的作用光谱集中在370-380 nm 和蓝光区(440-480 nm)。
2.与其他紫外波段的区别
紫外线按波长通常分为三类(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
- UVA(近紫外):315-400 nm,穿透力强,可到达皮肤真皮层。
- UVB(中紫外):280-315 nm,部分被臭氧层吸收。
- UVC(远紫外):100-280 nm,几乎被大气层阻挡。
3.特性与应用
- 物理特性:近紫外光能量较高,但低于远紫外,不易被空气完全吸收。
- 生物学作用:调控植物生长(如孢子萌发、向光性)。
- 技术应用:用于紫外LED(如家电杀菌)、荧光分析、材料检测等。
4.注意事项
不同文献对近紫外的定义可能略有差异,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例如,部分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将200-380 nm归为紫外区,400 nm以上为可见光。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