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通货本位制英文解释翻译、金通货本位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gold currency standard
分词翻译:
金的英语翻译:
aurum; gold; golden; metals; money
【化】 gold
【医】 Au; auri-; auro-; aurum; chryso-; gold
通货的英语翻译:
currency; current money
【经】 circulating medium; currency; current money; inflationary spiral
money in circulation
本位制的英语翻译:
【法】 bimetallic standard; bimetallism
专业解析
金通货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是一种以黄金为核心锚定物的国际货币制度,其核心特征为中央银行通过持有黄金或可兑换黄金的外汇储备来维持本国货币的稳定汇率。该制度允许货币发行机构将本国货币与黄金间接挂钩,通常以其他金本位国家的货币(如英镑或美元)作为中介储备资产,而非直接流通黄金货币。
定义与运作机制
在汉英词典中,金通货本位制对应的英文术语为“Gold Exchange Standard”。其运作包含两个层级:
- 国内货币发行:政府规定货币单位与黄金的法定比价,但公众不能直接兑换黄金;
- 国际结算:中央银行通过持有金本位国家的货币(如1920年代英国英镑)作为储备,实现本国货币的黄金价值担保。
历史实践与典型案例
该制度在20世纪初被多国采用,例如:
- 印度(1898年):通过持有英镑储备维持卢比汇率;
- 德国(1924年):借助美元储备重建战后货币体系(来源:美联储历史档案)。
经济效应与局限
优势包括降低黄金开采成本、增强汇率稳定性;但缺陷体现在对储备货币国的依赖风险,如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导致多国货币危机(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体系研究报告)。
学术界普遍认为,金通货本位制是金本位制度向信用货币体系过渡的重要阶段,其历史经验为现代汇率机制提供了参考框架。
网络扩展解释
金通货本位制(通常称为“金汇兑本位制”或“Gold Exchange Standard”)是一种以黄金为核心、但通过外汇间接维持货币价值的货币制度。其核心特点如下:
1.基本定义
- 在这种制度下,本国货币不直接与黄金挂钩,而是与某一“关键货币”(如美元、英镑)挂钩,而该关键货币本身可兑换黄金。例如,其他国家持有美元作为储备,美元则按固定比率兑换黄金。
2.运作机制
- 间接兑换:政府或央行储备大量关键货币(而非黄金),通过买卖外汇调节本国货币供应。
- 汇率固定: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的汇率固定,关键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率也固定(如布雷顿森林体系中,1盎司黄金=35美元)。
3.历史背景
- 国际应用: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是典型代表。美元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再与黄金挂钩。
- 目的:解决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促进战后国际贸易和金融稳定。
4.优缺点
- 优点:
- 减少黄金直接流通需求,降低黄金储备压力。
- 增强国际贸易的便利性,避免黄金运输风险。
- 缺点:
- 依赖关键货币国家的经济稳定性(如美国若出现通胀或黄金外流,会波及全球)。
- 易引发“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关键货币国需通过贸易逆差提供流动性,但长期逆差会削弱其黄金储备信用,最终导致体系崩溃。
5.终结与影响
- 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尼克松冲击”),金汇兑本位制瓦解,全球进入浮动汇率时代。
- 其遗产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成立,以及美元至今的全球主导地位。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经济理论,可参考国际金融史相关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