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金鸡纳皮散英文解释翻译、金鸡纳皮散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Jesuit's powder

分词翻译:

金鸡纳皮的英语翻译:

【医】 calisaya bark; china; cinchona; cinchona bark; Jesuit's bark
Jesuits' bark; Peruvian bark; quin-; quina; quinaquina; quinquina

散的英语翻译:

come loose; dispel; disperse; disseminate; fall apart; give out; scatter

专业解析

金鸡纳皮散(Cinchona Bark Powder)是一种以金鸡纳树(Cinchona spp.)干燥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传统药用粉末制剂。其名称由三部分构成:

  1. 金鸡纳:源自西班牙语“quina-quina”,意为“树皮的树皮”,后拉丁化为“Cinchona”,指代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茜草科植物,其树皮含奎宁(quinine)等生物碱。
  2. 皮:指植物树皮,为奎宁的主要提取部位。
  3. 散:中医术语,指药物研磨成的细粉状制剂,便于口服或外用。

核心作用与历史背景

金鸡纳皮散因含奎宁成分,历史上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17世纪欧洲殖民者从秘鲁原住民处习得其抗疟功效,后由西班牙传教士引入亚洲。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其“治疟疾寒热,除瘴气”。现代药理学证实,奎宁通过抑制疟原虫DNA复制发挥疗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经典抗疟药物。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录金鸡纳皮为天然药物原料,规范其质量标准。
  2.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数据库记载奎宁的药理机制及临床研究。

: 国家药典委员会官网 https://www.chp.org.cn

: PubMed Central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金鸡纳皮散”,目前可考的信息有限,但根据历史医学知识推测,这一名称可能与以下内容相关:

  1. 植物来源
    “金鸡纳皮”指金鸡纳树(Cinchona)的树皮,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该树皮含有天然生物碱奎宁(quinine),是历史上治疗疟疾的核心成分。

  2. 传统用途
    南美原住民最早用金鸡纳树皮治疗发热和疟疾。17世纪传入欧洲后,被制成粉末(即“散剂”)用于抗疟,成为当时唯一有效的疟疾药物。

  3. 现代关联
    奎宁的发现推动了抗疟药物的合成(如氯喹)。现代医学中,奎宁仍用于特定疟疾治疗,但已逐渐被更安全的衍生物取代。

  4. 名称考据
    “金鸡纳”为音译名(源自西班牙语quina),中文可能结合其药用价值(如“鸡”象征生命力)和树皮形态命名。“散”指研磨后的粉末制剂。

注意:由于未检索到直接文献,以上分析基于金鸡纳树的历史药用作推测。若涉及具体古籍或方剂,建议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进一步考证。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