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propensity to import
entrance; import; importation
【化】 entrance; inlet; inport
【医】 inlet
【经】 import; importation; imports
incline; lean to; liability; polarity; prefer; proneness; tendency; trend
【医】 trend; tropesis; vergence; vergency
【经】 trend
进口倾向(Import Propensity)是国际贸易与经济学术语,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对进口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强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进口倾向通常用边际进口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Import, MPM)表示,即国民收入每增加1单位时进口额的增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
MPM = frac{Delta M}{Delta Y}
$$
其中,$Delta M$代表进口变动量,$Delta Y$为国民收入变动量。
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适度扩大优质产品进口”,通过降低关税和简化通关流程,将边际进口倾向从2019年的0.12提升至2024年的0.17(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这种调整既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又优化了全球供应链布局。
进口倾向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概念,用于衡量国民收入与进口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定义: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总额(M)占国民收入(Y)的比率,反映进口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公式:
$$
API = frac{M}{Y}
$$
例如,若某国年进口额为500亿美元,国民收入为2000亿美元,则API为25%。
定义:指国民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进口增加量的比率,反映收入增长对进口的拉动效应。
公式:
$$
MPI = frac{Delta M}{Delta Y} quad text{或} quad m = frac{dM}{dY}
$$
例如,若国民收入增加100亿美元导致进口增加15亿美元,则MPI为0.15。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公式推导或案例分析,可查阅MBA智库百科或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