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mpirical medicine; empiricism
经验医学(Empirical Medicine)是以实践观察和个体诊疗经验为核心的传统医学模式,强调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的规律性认知指导疾病治疗。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实践导向性
经验医学建立在医师个体或群体对病症反复观察的基础上,如《中医大辞典》记载的"三因制宜"原则(因人、因时、因地),体现了根据具体情境调整治疗方案的经验总结。这种知识获取方式在《牛津医学史》中被描述为"观察-归纳-验证"的循环认知过程。
个体化诊疗体系
区别于现代循证医学的标准化流程,经验医学注重患者个体差异,《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指出其诊疗模式包含"症候群辨识"和"动态调方"两个关键环节,典型代表如《伤寒论》中记载的"同病异治"案例。
知识传承载体
经验医学体系通过师徒授受、医案典籍等形式延续,例如《剑桥世界医药史》特别提及《本草纲目》收录的1892种药物中,有374种被现代药理学证实有效,印证了经验积累的科学价值。
当前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强调,经验医学中的体质学说、草药配伍经验等元素,仍为现代医学提供创新启示。在临床实践中,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正逐步形成互补关系,特别是在慢性病管理和康复医学领域。
经验医学是以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积累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的医学体系,其核心特征和内涵可归纳如下:
定义与基础
经验医学通过医生在临床诊疗和实验研究中积累的个案经验,总结疾病的具体特征和规律,如特定病因、病理表现、症状及药物作用机制等。它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而非依赖抽象理论或演绎推理。
研究方法与特点
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争议与实例
关于中医是否属于经验医学存在分歧。部分观点认为中医基于阴阳五行等理论体系,属于自然哲学医学;也有观点指出其理论源于实践经验总结。
总结来看,经验医学是医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为现代医学提供实践基础,但其依赖个案归纳的局限性促使医学向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向演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