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ordial
dip; immerse; soak; steep; swim
【医】 dip; immerse; immersion; infusion
wine
【化】 fruit spirit; fruit wine
浸果酒(Infused Fruit Wine)是以新鲜水果或干果为原料,通过酒精浸渍提取风味成分制成的发酵酒或配制酒。其核心工艺是将果实浸泡在基酒(如白酒、黄酒)中,通过乙醇溶出果香物质,部分产品会结合二次发酵工艺。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
词源构成
汉语“浸”对应英文“infuse”(浸泡渗透),“果酒”译为“fruit wine”。《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将“infused wine”定义为“a liquor made by steeping fruits in spirits”(用烈酒浸渍水果制成的酒类)。
工艺标准
根据GB/T 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浸果酒属于“配制酒”子类,要求酒精度≥5%vol,水果添加量≥5%(质量分数),浸泡时间通常为14-90天。
文化差异
中国药食同源传统中的杨梅酒、青梅酒,与西方sloe gin(黑刺李金酒)均属此类。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浸果酒市场规模已达127亿元,传统工艺占比68%。
品质要素
清华大学食品研究院指出,优质浸果酒需满足:基酒纯度≥50%vol,果实成熟度75-85%,温度控制在18-25℃。山楂、桑葚等含果胶量高的水果需配合酶解工艺。
“浸果酒”并非一个固定词汇,但可以拆解为“浸”与“果酒”两部分进行解释,并结合果酒制作工艺中的“浸泡法”来理解:
果酒
指以水果或野生果实为原料,通过发酵或浸泡工艺制成的低度酒精饮料,具有水果风味。常见种类包括葡萄酒、杨梅酒、猕猴桃酒等。其特点为酒精含量较低(一般低于20%),保留了水果的香气和部分营养成分。
浸
在果酒制作中,“浸”指浸泡工艺,即将水果直接放入白酒中,通过酒精萃取水果中的风味物质。这种方法常用于家庭自酿,操作简单且耗时较短(如杨梅酒、青梅酒)。
如需具体果酒配方或更详细步骤,中的泡制方法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