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律性心律失常英文解释翻译、两律性心律失常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ararrhythmia
分词翻译:
两的英语翻译:
a few; both; tael; twain; two
【医】 amb-; ambi-; ambo-; amphi-; bi-; di-; diplo-
【经】 tael
律的英语翻译:
law; restrain; rule
心律失常的英语翻译:
【医】 arhythmia; arrhythmia; arrhythmia cordis; arythmia; irrhythmia
专业解析
两律性心律失常 (Dual Rhythm Arrhythmia) 是一种特殊的心律失常类型,指心脏在同一时间段内存在两个独立的起搏点主导心律,导致心脏不同部位或腔室以不同的节律收缩。其核心特征在于心脏电活动存在“双重支配”现象。
核心特征与机制
- 双重心律并存:心脏内同时存在两个独立的起搏点(如窦房结和一个异位起搏点,或两个异位起搏点),各自发放冲动并控制部分心肌。例如,心房可能由窦房结节律控制,而心室则由房室交界区或心室的异位节律控制,形成房室分离;或心房内、心室内存在两个竞争性节律点。
- 心电图表现:心电图(ECG)是诊断的关键。典型表现为记录到两种不同频率或形态的心律波形共存,如规律的窦性P波与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室性心律)并存且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或心房扑动/颤动波与独立的室性心律并存。
- 发生机制:通常源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
- 自律性异常增高:异位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区、心室肌细胞)的自律性异常增高,与主导节律(通常是窦性心律)竞争。
- 传导阻滞:严重的传导阻滞(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阻断了主导节律(窦房结)对下级起搏点的控制,下级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区或心室逸搏点)被动地“逃逸”出来形成自身节律,与心房活动并存。
- 并行心律 (Parasystole):一种特殊类型,心脏内存在一个受保护的异位起搏灶(通常在心室内),该灶具有传入阻滞(不受主导节律干扰)和传出阻滞(其冲动有时不能传出),导致主导节律(如窦性心律)与异位节律并存,异位搏动间期存在数学倍数关系。
临床意义与常见类型
- 临床意义:其严重性取决于基础心脏病、心室率的快慢以及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它可以是生理性的(如运动员的房室分离),但更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严重心力衰竭。
- 常见类型举例: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窦房结控制心房,交界区或心室逸搏点控制心室,是最典型的两律性心律失常之一。
-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与窦性心律竞争:如窦性心动过缓时出现加速的室性心律,两者频率接近,相互竞争控制心室(等频性房室分离)。
- 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心房被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控制,心室被独立的室性心动过速控制。
- 并行心律:如前所述,主导节律(常为窦性)与受保护的异位节律(常为室性)并存。
诊断与治疗
- 诊断:主要依靠12导联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到两种并存的心律。识别P波(心房活动)与QRS波(心室活动)的关系至关重要。
- 治疗:针对病因和症状:
- 纠正电解质紊乱、停用致心律失常药物。
- 治疗基础心脏病(如心肌缺血、心力衰竭)。
- 如心室率过慢导致症状(头晕、晕厥),可能需要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
- 如心室率过快或不稳定(如室性心动过速),可能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是否需要紧急处理取决于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汉英对照与权威参考
- 中文术语:两律性心律失常 / 双重性心律 / 双重节律
- 英文术语:Dual Rhythm Arrhythmia / Dual Rhythm / Double Rhythm
- 权威定义参考:
- 该术语描述心脏电活动存在两个独立起搏点主导心律的状态,是复杂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其诊断依赖于心电图特征性表现(两种并存节律)。 (来源: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11th Edition - ISBN 9780323555936)
- 《实用心电图学》等权威中文专著将此类存在两种主导心律的心律失常归类为复杂心律失常或特殊传导现象,强调其心电图的“双重性”表现。 (来源:郭继鸿. 实用心电图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两律性心律失常指心脏同时被两个独立的起搏点产生的节律所控制的心电现象,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两种不同频率或起源的心律并存。其发生与自律性增高或传导阻滞有关,临床意义取决于基础疾病和血流动力学状态,诊断依靠心电图,治疗需个体化。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现有医学资料和搜索结果,“两律性心律失常”这一术语在权威文献和临床定义中并未被明确提及。可能的情况是用户对某些心律失常类型存在表述误差,或混淆了相关概念。以下为可能相关的解释及建议:
一、可能存在的术语混淆
-
双重节律性心律失常
指心脏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起搏点控制心律(如房性和室性节律并存),但这种情况通常称为并行心律或双重性心动过速,属于较复杂的心律失常类型。
-
双向性心律失常
多见于某些中毒(如洋地黄中毒)或遗传性心律失常(如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表现为心电图QRS波方向交替变化。
二、心律失常的常规分类
心律失常主要分为以下两类(非“两律性”):
- 快速性心律失常
-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三、建议与注意事项
-
核对术语准确性
若症状涉及心跳忽快忽慢或交替节律,可能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相关,需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确诊。
-
及时就医
心律失常的病因复杂,需结合具体症状(如晕厥、胸痛)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建议尽早就诊心血管专科。
若您有其他具体症状或检查报告,可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分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