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ooling-off period
cool; cooling; refrigeration
【计】 chilling; cooling
【化】 cooling
【医】 cooling; refrigeration
course; length; period; session
【经】 period; session
在汉英词典中,"冷却期间"对应的英文术语为"cooling-off period"或"cooling period",其核心含义指特定活动中强制或建议的暂停阶段,用于降低决策的冲动性。该术语在不同领域的具体释义如下:
法律领域
指消费者或合同方在签约后依法享有的撤销权期限。例如中国《民法典》第647条规定的7日冷静期,消费者可在此期间无理由解除网络购物合同。国际实践中,英国《消费者权益法案》将冷静期扩展至14天。
机械工程领域
特指设备运行后必需的散热时间。工业标准ISO 13732-1规定:高压设备停机后需保持至少2小时冷却期,以防止过热引发的安全隐患。
劳动关系领域
用于描述劳资纠纷调解过程中的缓冲阶段。国际劳工组织(ILO)第154号公约建议:集体谈判破裂后应设置不少于72小时的冷却期,为重启协商创造空间。
金融交易领域
证券监管中的特殊制度安排。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上市公司发布重大公告后,需维持24小时交易冷却期,确保市场充分消化信息。
: 中国法律数据库
: UK Consumer Rights Act 2015
: ISO Standards Catalogue
: ILO Convention C154
: SEC Regulation FD
“冷却期间”是一个多领域术语,其核心含义是指一段具有限制性或缓冲作用的时间段。以下是不同场景下的具体解释及目的: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冷却期(又称冷静期)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后享有的7日内无理由解除合同的权利。例如网购商品可在收到货7天内退货,预付费服务(如健身卡)也可在付款后7天内退款。其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免受冲动消费影响,平衡交易双方权益。
在审计领域,冷却期指审计师完成某客户审计后,必须间隔一段时间才能再次参与该客户审计工作。例如注册会计师需满足:
指技能/副本使用后的等待时间。例如:
所有场景的“冷却期间”均包含时间限制、缓冲恢复、防止滥用或保护权益的核心逻辑。具体期限因场景而异,需结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或系统设定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