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ides; condition; situation
"况"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可分为三个主要义项,具有明确的语义层级和语用特征:
递进关系标记
作连词时表示"更进一层"的语义关系,对应英语"moreover"或"besides"。《现代汉语词典》指出该用法常见于"况且"等递进复句,强调后项对前项的补充说明作用。例如:"此时天色已晚,况山路崎岖,不宜继续赶路"(It's already dark, moreover the mountain path is rugged, so we shouldn't continue the journey)。
比较类推功能
动词用法承载"比拟、类比"的核心语义,相当于英语"compare"或"analogy"。《汉语大词典》引《礼记·聘义》"以众况寡"的经典用例,说明该词具有建立事物间相似性关联的功能。现代汉语中常见于"以古况今"等四字格结构,体现历史与现实的隐喻映射。
姓氏文化载体
作为罕见姓氏保留古汉语特征,《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记载该姓可追溯至周代况烈人后裔。现存《况氏家谱》显示主要分布在江西高安地区,构成独特的宗族文化标识。英语翻译需采用威妥玛拼音"Kuang"以示区别。
上述释义体系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的权威工具书,相关概念界定均符合ISO 7098汉字转写国际标准。具体语义选择需结合语境参数,包括语体特征(书面/口语)、句法位置(句首/句中)及语用意图(强调/比较)进行动态分析。
“况”是一个多义汉字,其含义和用法涵盖多个层面,综合各权威词典及解析如下:
情形、景况
表示某种状态或环境,如“情况”“状况”“近况”。常与具体情境相关,例如“况味”指境况和情味的结合。
比方、比较
用于类比或举例,如“比况”“每况愈下”。后者原指通过比较说明情况变得更差,后演变为表示“越来越差”的固定表达。
文言连词
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况且”“何况”。例如:“况今日之危局,更需谨慎。”。
姓氏
作为姓氏使用,如唐代诗人况逵。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演变或古籍用例,可参考《康熙字典》《故训彙纂》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