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恐吓信英文解释翻译、恐吓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threating letter

分词翻译:

吓的英语翻译:

frighten; horrify; intimidate; scare

信的英语翻译:

believe; faith; fuse; letter; message; sign; true; trust; without plan

专业解析

恐吓信(kǒng hè xìn)指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相威胁,意图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的书面文件。其核心在于通过书面形式传递非法威胁信息,以达到胁迫或控制他人的目的。

一、中文定义及法律内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恐吓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恐吓信需包含明确的威胁内容(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害),且发送者具有主观恶意。其法律要件包括:

  1. 威胁行为:书面声明将对受害人实施不利行动
  2. 非法目的:意图迫使受害人屈服于不合理要求(如勒索财物、强迫交易)
  3. 因果关系:信件内容足以引起普通人产生恐惧心理

    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811/d6bdd0a5e4e5475f8d5b0e9d3e3c1d0c.shtml

二、英文对应术语及法律释义

在英美法系中,恐吓信对应"threatening letter" 或"extortion letter":

三、社会危害性认定

恐吓信被国际司法界视为“心理暴力工具”。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暴力预防报告》中指出,书面威胁会导致受害者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其危害程度与直接暴力行为呈正相关。

来源:WHO《暴力预防:证据汇编》第4章

(链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violence-prevention-the-evidence

法律警示: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写恐吓信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并罚款;情节严重者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相关法律条文和权威解释,,“恐吓信”的定义及法律性质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恐吓信是指以书面形式(包括纸质信件、电子信息等)对他人实施威胁,通过明示或暗示加害人身安全、财产权益或公共利益,使被威胁者产生心理恐惧的行为载体。

二、法律认定要件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构成违法恐吓信需满足:

  1. 威胁内容具体:明确涉及人身伤害(如死亡威胁)、财产损害(如纵火警告)或其他危害行为
  2. 主观故意性:发送者具有使接收者产生恐惧的意图
  3. 实际影响程度:已造成接收者心理恐慌或干扰正常生活

三、典型表现形式

四、法律后果

根据情节轻重将面临:

$$
begin{aligned}
&text{一般违法} &rightarrow 5text{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text{情节较重} &rightarrow 5-10text{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end{aligned}
$$

五、其他语境中的含义

在文学领域特指江户川乱步的推理小说《恐吓信》,该作品属于侦探文学范畴,与法律概念无直接关联。

注:若遭遇恐吓信威胁,建议立即报警并保存证据原件。相关法律条文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