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cavitation coefficient
aperture; bore; foramen; hole; os; ostium; vulva
【化】 hole; opening
【医】 apertura; aperturae; aperture; bore; coel-; foramen; foramina; hiatus
mesh; opening; pore; Pori; porosity; porus; trema
corrode; erode; lose
coefficient; modulus; quotiety
【计】 coefficient
【化】 coefficient
【医】 coefficient; quotient
【经】 coefficient; parameter; quotient
孔蚀系数(Pitting Corrosion Coefficient)是材料腐蚀学中用于量化金属或合金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点蚀倾向的指标,其英文对应表述为"Pitting Resistance Equivalent Number"(PREN)或"Pitting Corrosion Factor"。该参数通过材料成分的加权计算,反映材料抵抗局部点状腐蚀的能力。
从汉英对照角度分析,该术语的核心定义可概括为:
在工程应用中,孔蚀系数的典型计算公式为: $$ PREN = %Cr + 3.3 times %Mo + 16 times %N $$ 该公式被收录于国际标准ISO 21457:2010《石油、石化及天然气工业-材料选择与腐蚀控制》,用于不锈钢及镍基合金的耐蚀性评估。其中Cr(铬)、Mo(钼)、N(氮)的含量百分比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权威文献如《腐蚀科学与工程》(Corros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指出,当PREN值≥40时,材料可在含氯离子环境中表现出优异的抗孔蚀性能。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G48标准进一步规定了基于该系数的腐蚀试验方法。
孔蚀系数(Pitting Factor)是衡量局部腐蚀(如点蚀、孔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定义为:最大孔蚀深度(P)与按全面腐蚀计算的平均侵蚀深度(d)的比值,即:
$$ text{孔蚀系数} = frac{P}{d} $$
物理意义
孔蚀系数反映了局部腐蚀的集中程度。当系数为1时,表示腐蚀均匀分布(即全面腐蚀),最大深度与平均深度相等;系数越大,说明局部腐蚀越严重,形成更深的蚀孔。
应用场景
实际意义
该系数常用于工程材料评估,帮助判断材料在特定环境(如化工设备、海洋设施)中的耐腐蚀性能,指导防腐措施的选择。
若某金属在全面腐蚀下的平均侵蚀深度为0.1mm,而局部孔蚀最大深度为0.5mm,则孔蚀系数为5,表明存在严重的局部腐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