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未宣誓的证人英文解释翻译、未宣誓的证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unsworn witness

分词翻译:

未的英语翻译:

not

宣誓的英语翻译:

make a pledge; make a vow; plight; swear; take an oath
【经】 affidavit

证人的英语翻译:

attestor; voucher; witness
【经】 witness

专业解析

在汉英法律词典中,“未宣誓的证人”(Unsworn Witness)指在法庭作证前未经过正式宣誓或郑重声明程序的证人。其核心特征与法律意义如下:


一、术语定义与法律特征

  1. 未履行法定程序

    证人作证前需通过宣誓(Oath)或非宗教性质的郑重声明(Affirmation),承诺所述内容真实,否则承担伪证罪责任。未宣誓即未完成此法定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2条)。

  2. 证词效力受限

    在普通法系(如英美法)中,未宣誓证言通常不作为有效证据,因缺乏法律责任约束。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如中国)允许特殊情况下(如未成年人)不经宣誓作证,但法庭需审查其证言可信度。


二、程序要求与例外情形

  1. 宣誓的强制性

    多数司法辖区要求证人在庭审、 deposition(庭外证词采集)等正式场合必须宣誓。例如《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603条明确规定证人需通过宣誓或声明保证证言真实性。

  2. 特殊例外群体
    • 未成年人:部分法域允许儿童未宣誓作证,但需评估其理解“真实”与“谎言”的能力(如加拿大《证据法》第16条)。
    • 认知障碍者:法庭可酌情豁免宣誓,但需确认其证言可靠性(英国《1999年青少年司法与刑事证据法》第55条)。

三、法律效力与实务影响

  1. 证据可采性差异

    未宣誓证言在刑事审判中可能被排除(如美国部分州),而民事案件或行政程序中可能作为辅助证据(需结合其他证据补强)。

  2. 伪证追责障碍

    因未进行具法律效力的宣誓,追究证人虚假陈述的伪证罪存在程序障碍(需证明其故意欺诈,如澳大利亚《1901年司法法》第13条)。


四、汉英术语对照与适用场景

中文术语 英文对应 适用场景示例
未宣誓的证人 Unsworn Witness 证人拒绝宣誓或程序疏漏
未经郑重声明证人 Witness Not Affirmed 非宗教替代程序未完成
儿童证人 Child Witness (Unsworn) 法庭豁免未成年人的宣誓义务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2条(全国人大法律库)

: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解释》第88条(中国法院网)

: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Rule 603 (U.S. Courts)

: Canada Evidence Act, Section 16 (Justice Laws Canada)

: Youth Just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Act 1999, Section 55 (UK Legislation)

: Wigmore on Evidence, §1818 (证据法权威著作)

: Judiciary Act 1901, Section 13 (Australian Federal Register)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相关法律定义和司法实践,对“未宣誓的证人”的解释如下:

核心概念

“未宣誓的证人”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未通过正式宣誓程序,但依然提供案件相关陈述的自然人。这一概念主要与不同法系的程序要求相关。

法律背景分析

  1. 我国法律要求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仅规定证人有义务出庭作证,但未明确要求必须宣誓。证人证言的效力取决于其真实性,作伪证需承担法律责任。

  2. 与其他法系的对比

    • 英美法系:证人通常需宣誓或郑重声明,否则证言可能无效。
    • 大陆法系(如我国):更关注证人是否具备作证能力(如能否辨别是非、正确表达),而非形式上的宣誓程序。
  3. 特殊情形
    对于未成年人、因健康原因无法正常表达的人群,司法机关可能采取不要求宣誓但记录证言的方式,但需有其他证据佐证其可信度。

效力与限制

扩展说明

“未宣誓”这一程序差异反映了大陆法系重实质审查、轻形式要件的特点,与我国诉讼法“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一致。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