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武”的汉英词典释义详解
一、核心含义与英语对应词
“威武”在汉语中形容强大威严的气势,常用于描述人、军队或事物的仪态、力量。权威汉英词典的翻译包括:
二、具体释义与使用场景
形容人物或神态
指威严刚毅的气质,英语常译作“dignified and powerful”。
例:将军神情威武 → The general looks dignified and powerful。
形容事物或场面
表示壮观、有震慑力,英语对应“awe-inspiring” 或“imposing”。
例:威武的故宫建筑群 → The imposing architecture of the Forbidden City。
三、文化内涵与权威引用
“威武”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刚正不阿”精神的推崇(如“威武不能屈”)。《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其包含“威严”与“武力”双重含义,英语需结合语境选择译法。牛津词典则强调其与“majesty”(君主威仪)的关联性,适用于正式场合的庄重描述。
四、英语翻译注意事项
需根据对象调整译词:
权威来源参考:
“威武”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来源,可作如下详细解释:
权势
指权力与势力,常见于古典文献。例如《孟子·滕文公下》中“威武不能屈”,强调人在强权面前应保持气节,不屈服于外在压力。该用法多用于抽象表达权威或威慑力。
军威与武力
指军队的威势或军事力量。如《后汉书·光武帝纪》提到“驱猛兽以助威武”,形容通过武力或威慑手段增强气势。现代用法中可引申为展示实力或威严的行为。
威风勇健
形容人或事物的雄壮气魄。如《玉壶清话》中“威武有谋”,指人的刚健勇猛;又如“威武的大汉”,侧重外表的魁梧与精神上的坚毅。
抽象权势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具体形象
“他身材魁梧,相貌威武”,或“国庆阅兵展现中华儿女的威武”。
象征性表达
“玉米秆像威武的战士”,通过比喻赋予事物勇健的特质。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搜狗百科》或《汉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