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predicate language
call; meaning; say; tell
character; say; speech; talk; word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谓词语言”这一概念可以从语言学与词典编纂两个维度进行阐释:
“谓词语言”(Predicate Language)指以谓词(Predicate) 为核心构建语句结构的语言类型。谓词承担陈述主语性质、状态或动作的功能,是句子语义的核心载体。汉语作为典型的谓词语言,其语法结构高度依赖谓词(即动词或形容词)的支配能力,通过谓词与论元(主语、宾语等)的组合形成完整句义。例如:
词类标注差异
汉语谓词在词典中常标注为动词(v.) 或形容词(adj.),而英语词典需区分及物动词(vt.)、不及物动词(vi.)等。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吃”统一标注为动词,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需明确“eat”作及物或不及物使用时的不同释义。
配价结构(Valency)标注
汉语谓词的论元结构(如需搭配几个宾语)直接影响释义。例如:
类型 | 汉语示例 | 英语对应 | 语法功能 |
---|---|---|---|
动作谓词 | 跑、写、建造 | run, write, build | 表示具体动作行为 |
状态谓词 | 是、属于、存在 | be, belong, exist | 表示属性或存在关系 |
心理谓词 | 爱、相信、希望 | love, believe, hope | 表达情感或认知状态 |
结果谓词 | 打破、建成、学会 | break, complete, learn | 隐含动作结果(常为动补结构) |
时体范畴差异
英语谓词需通过形态变化(如“-ed”, “-ing”)标记时态,汉语则依赖时间副词(“曾经”“正在”)或助词(“了”“过”)。例如:
“Sheate an apple” → “她吃了苹果”(动态助词“了”替代过去时标记)。
及物性转换
部分英语不及物动词在汉语中需强制带宾语,反之亦然。如:
“Hesmiled” → “他笑了”(汉语“笑”可独立成句);
“服务社会” → “serve the society”(英语“serve”必须带宾语)。
注:因搜索结果限制,此处未提供在线链接,建议查阅上述纸质或权威电子版词典文献以获取完整释义。
谓词语言的本质在于以谓词为句法枢纽,汉语因其缺乏形态变化,更依赖谓词与论元的语义适配性;英汉词典编纂需通过配价标注、用法示例等手段,明确谓词的句法约束与跨语言转换规则。
“谓词语言”这一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含义,主要涉及逻辑学、计算机科学和形式语言理论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逻辑学中的谓词语言 在数理逻辑中,谓词语言是谓词逻辑的形式化表达系统,包含:
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在编程语言设计中,谓词语言特指:
与命题语言的对比 | 特性| 谓词语言| 命题语言| |-----------|-----------------------|---------------| | 表达能力 | 可描述对象间关系| 仅表达原子命题真伪| | 量化机制 | 支持全称/存在量词 | 无量化机制| | 结构复杂度 | 包含变量、函数、谓词的嵌套结构| 平面布尔表达式|
语言学中的延伸概念 在语义学研究中,谓词语言模型用于:
当前在知识表示系统(如OWL本体语言)和人工智能领域(如自动推理引擎),谓词语言仍是构建形式化知识模型的核心工具。其精确性和可计算性特点,使其在机器证明、语义网等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