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subsistence wages
keep the pot boiling
【经】 minimum wage
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Minimum Wage for Basic Livelihood)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后,雇主依法应支付的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工资标准。这一概念在中英文语境中均强调工资水平与社会生存成本的动态平衡,其核心要素包括:
基本需求覆盖
最低工资需覆盖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食品、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基础开支。例如,中国《最低工资规定》要求参照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人均赡养系数制定标准(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地区差异与经济适配性
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差异,标准存在显著区别。例如,2023年美国联邦最低工资为7.25美元/小时,但加州等州级标准高达15.5美元/小时(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法律约束力与调整机制
国际劳工组织(ILO)第131号公约要求成员国通过立法定期评估最低工资,确保其与通货膨胀、生产率增长同步调整(来源:国际劳工组织报告)。
社会公平性目标
世界银行研究指出,合理的最低工资可减少收入不平等,但需避免设定过高导致企业裁员或非正规就业增加(来源:世界银行政策简报)。
全球实践与争议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卢森堡月最低工资达2387欧元,而保加利亚仅为399欧元,反映各国经济结构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来源:欧盟统计局数据库)。
“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通常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后,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这一标准旨在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2004年发布),最低工资需满足以下条件:
最低工资需覆盖劳动者以下基本需求:
以下项目不计入最低工资范围:
以2025年为例,部分省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最低工资不仅是劳动者的“生存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它通过法律强制力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反映地区经济水平与物价变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