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dermal skeleton; dermaskeleton
外骨骼(exoskeleton)是生物学与工程学交叉领域的重要术语,在汉英双解词典中通常定义为“生物体外部的硬质支撑结构”或“人工设计的可穿戴机械装置”。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维度:
生物学定义
在动物学中,外骨骼指节肢动物(如昆虫、甲壳类)体表由几丁质和矿物质构成的保护性外壳,具有支撑身体、防御天敌的功能(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应的英文释义为“a rigid external covering for the body in some invertebrate animals, providing both support and protection”(《牛津英语词典》)。
工程学延伸
现代科技语境下,该词衍生为“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增强人体机能的穿戴设备”,例如医疗康复机械外骨骼(rehabilitation exoskeleton)或军用增强型外骨骼(military exosuit)。这种设备通过传感器系统与人体运动同步,符合《英汉科技大词典》对“wearable robotic framework”的注解。
构词解析
汉语复合词“外骨骼”由方位词“外”+核心词“骨骼”构成,对应英语前缀“exo-”(外部)与词根“skeleton”(骨骼)。这种构词法在《汉英对比语言学》中被归类为“仿生学术语直译”的典型范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跨学科应用
该术语在《剑桥汉英双解生物学词典》中标注为多义词项,既涵盖蝉蜕等自然现象,也指代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工业外骨骼机器人。这种语义扩展体现了科技术语从基础科学向应用技术的演变路径。
“外骨骼”是生物学中的专业术语,正确写法应为“外骨骼”而非“外骨胳”。以下是详细解释:
狭义概念
指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虾、蟹等)体表的坚硬外壳,主要由几丁质(一种多糖类物质)构成。这种结构具有保护内脏、支撑身体和附着肌肉的功能,同时限制生物体的生长,需通过蜕皮更新。
广义概念
包括所有由皮肤衍生的坚硬外部结构,例如某些脊椎动物的甲胄(如龟甲)或人类制造的机械外骨骼装置。
现代科技中,“外骨骼”也指辅助人体运动的机械装置,通过增强力量或辅助康复来提升运动能力,但此用法属于工程学范畴,与生物学定义不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动物外骨骼的构造或机械外骨骼技术,可参考生物学教材或工程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