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non
protruding
【医】 convexity; cyrto-; prominence; prominentia
tenon
【机】 tenon
凸榫(tū sǔn),在木工和传统建筑工艺中,指一种榫卯结构的凸出部分。其核心含义和英文对应如下:
基本定义与英文翻译
凸榫指榫卯结构中,被特意加工成凸起、突出形状的木构件部分。它需要插入与之精确匹配的凹槽(即“卯眼”或“榫槽”)中,以实现两个或多个木构件间的牢固连接。其最直接、最常用的英文翻译是Tenon。Tenon 泛指榫头,即凸出的部分,与 Mortise(卯眼,凹入的部分)共同构成 Mortise and Tenon Joint(榫卯接合)。
物理特征与功能
凸榫通常呈方形、矩形、燕尾形或其他定制形状的凸起榫头。其设计核心在于精确的尺寸和形状,确保它能紧密嵌入对应的卯眼,通过木材间的摩擦力和几何咬合来承受拉力、压力或剪力,实现构件间的稳固连接而无需金属钉或胶粘剂(尽管有时会辅以胶粘剂或木楔增加强度)。这种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得以坚固耐久的关键技术之一。
应用场景与工艺价值
凸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式木构建筑(如梁柱连接、斗拱结构)、古典家具(如桌椅、橱柜的框架结合)、门窗制作等领域。它代表了高度精巧的木工技艺,体现了对材料特性(木材的弹性和韧性)和力学原理的深刻理解与应用。凸榫与卯眼的结合方式变化多样(如直榫、燕尾榫、楔钉榫等),以适应不同的受力需求和美学要求,是中华传统工艺智慧的杰出代表。
文化背景与术语地位
凸榫是构成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特有的“榫卯结构”的核心要素之一。这种结构体系不仅具有卓越的物理性能(如抗震),还蕴含了“阴阳结合”、“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术语中,“凸榫”与“榫头”常可互换使用,均指代接合中的凸出部件。
参考来源:
凸榫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凸榫是榫卯结构中的凸出部分,通常与凹进的“卯”配合使用,通过凹凸咬合实现构件连接。这一传统工艺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木制器械,通过限制构件各方向扭动增强稳定性。
工程领域的应用
在挡土墙等土木工程中,凸榫指底板底面设置的榫状凸块,其核心功能是抵抗滑动。通过增大榫前被动土压力,可提升抗滑稳定性,同时减少底板长度,优化结构设计。
作用机制
延伸说明
凸榫的英文为“tenon”,其设计需严格匹配凹槽尺寸,以确保结构强度。在古建筑中,榫卯结构还体现了“以柔克刚”的力学思想,能缓冲地震等外力冲击。
凸榫既是传统工艺的核心技术,也是现代工程中的抗滑设计关键,体现了结构力学的巧妙应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