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ranthis pinnatifida Maxim
菟葵 (tù kuí)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菟葵属。其英文对应名称为Winter Aconite。
详细解释如下:
植物学特征与分布
菟葵植株低矮,通常在冬末至早春开花,花朵呈鲜艳的黄色,杯状,是早春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它原产于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常生长在林地或灌木丛下。其地下部分为块茎。作为早春开花的球根植物,它在冰雪初融时绽放,具有重要的生态和观赏价值。
名称由来与文化内涵
“菟”字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与“兔”相关,但“菟葵”之名更可能源于其形态或生长习性。“葵”字泛指某些草本植物。在中国古代文献如《本草纲目》中,“菟葵”被提及为一种植物,李时珍描述其“苗如石龙芮,叶光泽,花白似梅”。需要注意的是,古籍中记载的“菟葵”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中的Eranthis hyemalis (即Winter Aconite) 是否为同一物种存在学术讨论,但现代汉英词典普遍采用此对应关系。其早春开花的特性常被赋予“报春”的象征意义。
汉英词典释义要点
在权威汉英词典中,“菟葵”通常被译为Winter Aconite。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其英文名包含“Aconite”(乌头属,剧毒),但菟葵 (Eranthis) 与真正的乌头属 (Aconitum) 植物亲缘关系较远,毒性也低得多(其植株各部分均有轻微毒性,但远不如乌头属剧烈)。词典释义会强调其作为早春开花的球根花卉 这一核心特征。
参考来源:
菟葵是毛茛科菟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植物学特征和文化象征意义,以下是综合解释:
不同文献中“菟葵”可能指代不同科属植物(如锦葵科与毛茛科),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以上内容综合自权威植物学及文化研究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