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realized value
fact; fruit; seed; solid; true
gain; get; need; obtain; fit; ready for
price; value
【医】 adicity; valence; valency; value
【经】 price
实得价(Shí dé jià)是一个商业与财务领域的术语,指交易中卖方最终实际获得的金额。该价格通常指扣除所有相关费用(如佣金、税费、手续费、折扣等)后的净收款额,而非商品或服务的标价或合同名义价格。
强调交易完成后的“净收益”,例如房产交易中,卖家需从中介费、税费中扣除后剩余的部分才是“实得价”。
若合同约定商品售价100万元,但需支付5%佣金,则实得价为95万元。
最贴切的翻译是"Net Proceeds"(净收益),或"Amount Actually Received"(实际到手金额)。部分场景也可用"Net Price"(净价),但需注意该词更常用于扣除成本前的定价。
国际贸易术语中,费用分摊规则直接影响实得价计算,可参考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20)对交易成本责任的界定(来源:国际商会官网)。
财务领域定义可佐证《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对交易价格净额确认的原则(来源:中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实得价”是房地产销售中常见的概念,主要用于开发商吸引购房者的一种定价策略。以下是详细解释:
实得价是指将房屋总价除以建筑面积与赠送面积之和(即实得面积)得出的单价。例如,若一套房建筑面积90㎡,赠送面积15㎡,总价40.5万元,则实得价为: $$ text{实得价} = frac{40.5万}{90+15} = 3857元/㎡ $$ 而按建筑面积计算的单价为4500元/㎡。这种计算方式通过增加分母(面积)来降低单价,使价格显得更优惠。
赠送面积通常包括阳台、飘窗、花园等开发商承诺但不计入产权证的部分。购房者实际使用的空间大于产权证上的建筑面积,但需注意这些区域可能存在改造限制或法律风险。
实得价是开发商宣传的“优惠单价”,而实际成交价是买卖双方最终协议的总金额(如100万或98万)。两者性质不同:前者是营销概念,后者是真实交易价格。
总结来看,实得价是开发商为降低单价感知的营销手段,需理性看待其与实际产权面积、总价的关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