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redial tithes; teinds; tithe
什一税(Tithe)的汉英词典释义与解析
一、定义与核心概念
什一税(tithe)指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社会中,信徒按收入的十分之一(1/10)向教会缴纳的宗教税。其英文词源为古英语“teogotha”(第十部分),后演变为“tithe”,强调“十分之一”的比例本质。该税种主要用于维持教会运营、神职人员生计及济贫活动。
二、历史实践与范围
三、宗教依据与典籍来源
什一税的理论基础源自《圣经·旧约》:
“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
(《利未记》27:30)
早期基督教会将此视为信徒责任,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在《论基督教教义》中进一步阐释其必要性。
四、现代演变与废除
18-19世纪,随着世俗化进程,欧洲多国逐步废除强制性什一税:
如今,什一税仅作为自愿性宗教奉献存在于部分基督教社群。
五、权威来源参考
什一税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一种宗教捐税,其核心含义及历史背景如下:
什一税源于《圣经·旧约》中“农牧产品的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公元6世纪,基督教会正式以此为依据,要求信徒缴纳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宗教义务。公元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将其定为法律义务,成为西欧广泛推行的税制。
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教堂日常开支及赈济穷人,部分用于公共建设(如教育、文化活动)。
中国古代西周时期曾实行同名税制,要求自由农民缴纳收成的十分之一,汉代后取消。但这一制度与欧洲宗教税无直接关联。
什一税的核心是宗教性质的“十分之一”捐税,深刻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结构。其强制性和广泛性体现了教权与政权的结合,最终因社会变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