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action for annulment of contract
"申请宣告合同无效的诉讼"是指当合同存在法定无效事由时,当事人向法院提起的司法确认程序。该术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中有明确法律依据,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实体法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现整合至《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虚假意思表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等。例如建设工程领域,无资质的施工方签署的施工合同即属于无效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第一条)。
诉讼程序要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至第一百二十三条,原告需提交起诉状并载明明确的诉讼请求(即"宣告合同无效")、事实理由及相关证据。北京互联网法院2023年审理的某网络服务合同无效案中,法院重点审查了合同签订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性技术条款。
法律后果
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2024年上海金融法院在某私募基金合同无效判决中,同时判令过错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体现司法实践对无效后果的延伸认定。
该术语对应的英文表述为"Action for Declaring a Contract Void",常见于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其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可参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第8条关于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解释原则。
申请宣告合同无效的诉讼是指当事人通过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请求法院审查合同效力并判决其自始无效的法律程序。以下是详细解释:
确认之诉:该诉讼属于确认之诉,核心是请求法院判定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情形,而非要求对方履行义务或赔偿。判决结果仅确认合同效力,通常不涉及执行内容(如财产返还需另案处理)。
法律效果:若合同被宣告无效,则自始无法律约束力,双方需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过错方可能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该诉讼是通过司法程序否定合同效力的手段,需严格依据法定情形和程序推进。当事人应注重证据收集,并在起诉状中精准表述请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