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atalogue price
commodity; goods; merchandise; ware
【化】 commercial product
【经】 article; articles of merchandise; articles of trade
commercial articles; commodity; goods; merchandise; wares
【经】 list price
商品目录价格(Catalogue Price)是商业活动中制造商或供应商在官方出版物中公布的标准化定价,通常作为市场交易的基准参考值。该术语在《牛津英汉双解商务词典》中被定义为"供应商定期更新的产品基准价目表,包含标准化产品规格与建议零售价",其核心功能在于为买卖双方建立透明的议价基础。
构成要素包含三个层面:基础定价维度涵盖原材料成本和基础生产费用,这在《朗文商务词典》中被强调为目录价格的核算基准;价值附加维度则包含品牌溢价与技术专利费用,《麦格劳-希尔国际贸易术语详解》指出这类附加价值通常占目录价格15-30%;市场调节机制体现为区域税收差异和分销渠道成本,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特别标注跨国交易中的价格浮动规则。
该价格体系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表现为:采购合同通常约定以目录价格为基准进行批量折扣计算,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协会的研究显示87%的B2B合同采用此类定价模式。与成交价的区别特征在于,目录价格具有法律公示效力,而实际交易价格可能包含保密协议约定的特殊条款。
商品目录价格(又称目录价格、价目表价格)是制造商或贸易商在商品目录、价目表等材料中标明的价格,通常作为市场参考价或定价基础。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及作用:
定义与性质
商品目录价格是商品在官方目录、价目表中标注的公开价格,可能包含佣金或折扣空间。它属于宣传性标价,并非最终成交价,实际交易时可根据市场行情、采购量等因素调整。
作用与功能
注意事项
目录价格常标注“经确认有效”“价格可能变动”等说明,强调其非约束性。实际交易需结合具体条款(如批量折扣、付款方式)确定最终价格。
总结来看,商品目录价格是商品流通中的标准化标价形式,兼具广告宣传与交易参考功能,但实际成交价需通过市场协商确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