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triad
"三征"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指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特定概念,尤其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相关。其具体含义及英译如下:
征召入仕 (Recruitment for Official Posts)
指朝廷通过特定程序征召有才学、名望的人士担任官职。英译可作:"imperial summons to official service" 或"recruitment of scholars into government"。
来源:《晋书·职官志》记载,魏晋时期通过"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其中"征"为重要途径之一(中华书局点校本)。
征收赋税 (Tax Levy)
古代"征"亦指税收,如《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英译:"taxation" 或"levy of taxes"。
来源: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军事征伐 (Military Campaign)
如《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征"指代军事行动。英译:"military expedition"。
来源:《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特指魏晋时期对名士的三类官方征聘:
来源: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诏曰:'其令州郡各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一人,及武勇堪将帅者。'" 印证"征召"制度。
"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 明确"征"的赋税含义。
在历史研究中,"三征"多用于分析魏晋门阀政治与人才选拔机制,英文语境需根据具体含义选择译法:
注:因"三征"属专业历史术语,常规汉英词典(如《牛津汉英词典》)常仅收录单字"征",建议参考专业历史文献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三征”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指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
指官员被皇帝多次征召入仕()。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语境判断词义。如需更详细史料,可参考《资治通鉴》《后汉书》等原始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