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三征英文解释翻译、三征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triad

分词翻译:

三的英语翻译:

three; several; many
【计】 tri
【化】 trimethano-; trimethoxy
【医】 tri-

征的英语翻译:

ask for; go on a campaign; go on a journey; levy; sign
【医】 sign; signe; signum

专业解析

"三征"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指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特定概念,尤其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相关。其具体含义及英译如下:


一、基本释义与英译

  1. 征召入仕 (Recruitment for Official Posts)

    指朝廷通过特定程序征召有才学、名望的人士担任官职。英译可作:"imperial summons to official service" 或"recruitment of scholars into government"。

    来源:《晋书·职官志》记载,魏晋时期通过"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其中"征"为重要途径之一(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征收赋税 (Tax Levy)

    古代"征"亦指税收,如《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英译:"taxation" 或"levy of taxes"。

    来源: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军事征伐 (Military Campaign)

    如《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征"指代军事行动。英译:"military expedition"。

    来源:《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二、历史语境中的"三征"

特指魏晋时期对名士的三类官方征聘:

  1. 公车征:地方举荐至中央考核(Gongche Recruitment);
  2. 特诏征:皇帝直接下诏聘任(Imperial Edict Recruitment);
  3. 辟署征:高官自行征召属吏(Recommendation by High Officials)。

    来源: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三、权威文献佐证


四、现代应用场景

在历史研究中,"三征"多用于分析魏晋门阀政治与人才选拔机制,英文语境需根据具体含义选择译法:

注:因"三征"属专业历史术语,常规汉英词典(如《牛津汉英词典》)常仅收录单字"征",建议参考专业历史文献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三征”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三国时期魏国三位将领的合称

指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

  1. 历史背景:三人活跃于曹魏政权,曾分别提出征讨东吴的策略,因军事地位并列被称为“三征”。
  2. 文献依据:该合称出自《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解提到“汉置四征将军……史概言之”。
  3. 例句:如“朝以三征计异,诏问尚书傅嘏”,体现三人献策的典故。

二、朝廷三次征召

指官员被皇帝多次征召入仕()。

  1. 典型用例:《后汉书》记载儒生杨伦因直言谏诤“前后三徵,皆以直谏不合”。
  2. 延伸含义:后泛指多次征召,如《晋书》提及刘兆“五辟公府,三徵博士”。

注意区分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语境判断词义。如需更详细史料,可参考《资治通鉴》《后汉书》等原始出处。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