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bolism
一、核心含义
闰(rùn) 在汉语中特指历法中的置闰现象,即为了协调阳历与阴历的周期差而增加的额外时间单位(如闰日、闰月)。英语对应词为"intercalary" 或"embolismic"(用于天文历法),非正式语境也可译为"leap"(如闰年→leap year)。
二、详细分类释义
闰年(Leap Year)
公历中每4年增加1个闰日(2月29日),使该年有366天。规则为:
计算公式:
$$ text{闰年} = begin{cases} text{true} & text{if } (year mod 4 = 0 land year mod 100 eq 0) lor (year mod 400 = 0) text{false} & text{otherwise} end{cases} $$
来源:历法规则依据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标准。
闰月(Intercalary Month)
农历中为匹配回归年,每2-3年增加1个闰月(如闰四月)。农历闰年包含13个月,全年约384天。例如2023年农历闰二月。
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闰秒(Leap Second)
为协调原子时与地球自转差异而增加的1秒,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发布。例如2016年12月31日23:59:60曾增加闰秒。
来源:国际电信联盟(ITU)《时间公报》。
三、引申用法
例:《汉书·王莽传》载"余分闰位",以闰喻伪政权。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四、权威参考来源
注:本文释义综合历法标准、语言词典及权威学术资料,具体应用请以最新官方发布为准。
“闰”是一个与历法密切相关的汉字,主要含义如下:
指为调整历法与地球公转周期差异而设置的年份。公历(阳历)中,闰年每4年出现一次,在2月增加一天(2月29日),全年共366天。其规则为:
公式表示为: $$ text{闰年条件} = begin{cases} text{是闰年} & text{若 } 年 mod 4 = 0 text{ 且 } 年 mod 100 eq 0, text{是闰年} & text{若 } 年 mod 400 = 0, text{非闰年} & text{其他情况}. end{cases} $$
用于农历(阴阳历),每2-3年增加一个月,使农历年与四季变化同步。例如2023年有闰二月,全年共13个月。
这一机制解决了因地球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与历法年的整数差异导致的季节偏移问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