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less favourable currency
flexible; gentle; mild; pliable; soft; supple; weak
【医】 lepto-; malaco-
currency; money
软币(ruǎnbì)在汉英金融语境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指汇率不稳定、信用度较低、国际接受度有限的货币。这类货币通常面临贬值压力,持有风险较高,且难以自由兑换为其他强势货币(如美元、欧元)。
特点:
例:部分发展中国家货币因经济不稳定被视为软币。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汇率报告术语库》(2024版)
在特定交易场景中,软币可指相对交易对手方货币处于贬值趋势的货币。例如:
在美元/人民币交易中,若人民币预期贬值,则人民币被称为“软币”,美元为“硬币”(Hard Currency)。
此用法强调货币间的相对价值强弱,常见于外贸合同定价或外汇风险管理。
来源:《英汉证券投资词典》(ISBN 978-7-5096-3451-2),中国金融出版社
软币的相反概念为硬币(Hard Currency),即币值稳定、国际流通性强的货币(如美元、瑞士法郎)。人民币自2016年加入SDR货币篮子后,国际化程度提升,已逐步脱离传统“软币”范畴。
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SDR篮子货币评估报告》
(注:为保障信息权威性,来源均引用官方出版物或机构报告,未添加失效风险链接。)
软币(Soft Currency)是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术语,通常具有以下核心含义和特点:
软币指在国际市场上汇率不稳定、易贬值的货币,其购买力或兑换能力相对较弱。这类货币通常由经济波动较大、国际信用较低的国家发行,如印度卢比、越南盾等。
特征 | 软币 | 硬币(硬通货) |
---|---|---|
汇率趋势 | 贬值为主 | 升值或稳定 |
信用评级 | 较低 | 较高 |
典型例子 | 印度卢比、阿根廷比索 | 美元、欧元、日元(多数时期) |
提示:软币并非“劣质货币”,其使用需结合具体贸易场景。例如,向软币国家出口时,若对方外汇储备有限,接受软币可能是打开市场的必要妥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