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ysiognomy
human; fellow; human being; individual; man; people; person; soul
【医】 anthropo-; homme; man
each other; mutually; appearance; looks; look at and appraise; photograph
posture
【化】 phase
【医】 phase
"人相"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具有多重文化维度,主要包含以下三层核心含义:
一、佛教哲学概念 在佛教术语中,"人相"指众生对"我"的执着认知,与"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并称四相。此概念源自《金刚经》对破除我执的论述,对应英译可作"the notion of a human being"或"human identity"。
二、传统命理学范畴 《中国方术大辞典》记载"人相"专指通过体貌特征推断命运的相术,英译为"physiognomy"。该体系包含五官、骨相、气色等分析要素,与西方骨相学(phrenology)形成跨文化对照。
三、现代语义延伸 《现代汉英大词典》收录其基础义项为"人的外貌特征",对应翻译"human appearance"。该释义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医学等学科,如法医学中的"人相鉴定"(facial identification)。
语言学层面,《汉英综合辞典》标注该词词性为名词,构词法属偏正结构,在语料库中多与"观察""分析""识别"等动词搭配使用。
“人相”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 基本含义:人的相貌与形貌
指人的外在容貌特征,如五官、体态等。例如唐代皮日休《相解》提到“言人相者”,即通过观察外貌判断命运。该词也用于描述极端状态下的外貌变化,如巴金《坚强战士》中“失去人相”的描写。
2. 人相学:传统相术体系
源于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理论,属于中国传统五术(山、医、命、卜、相)之一。通过分析五官(耳、目、口、鼻、舌)与五脏的关联,推测健康状况与命运轨迹。例如:
3. 佛教概念:众生外相
《金刚经》提出“无人相,无我相”,指破除对自我与他者外相的执着。佛教认为分别“人相”会导致歧视与冲突,主张超越表象差异追求众生平等。黄遵宪诗句“曾无人相无我相”即表达此思想。
扩展说明
人相学虽含预测功能,但需注意其局限性。如《相学知识》强调“反对怪力乱神”,现代应理性看待此类传统文化,更多关注其对自我认知的启发作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