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feed; feeding; repouring
fill; mend; patch
【计】 complementation
【医】 tonic
【经】 revamp
irrigate; pour liquid on; water
【化】 flow coating(process)
"补浇"是一个汉语专业术语,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具有特定含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和《英汉技术词典》(第三版)的释义,该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核心含义:
铸造工艺补浇(Casting Repair Pour) 在金属铸造过程中,指对已凝固铸件局部凹陷进行的补充浇注操作。该工艺通过二次浇注液态金属修复表面缺陷,需精确控制浇注温度在$Delta T= T{pour} - T{melt} leq 50^{circ}C$范围内,确保补浇金属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
农业灌溉补浇(Supplemental Irrigation) 在农作物栽培领域特指对已灌溉田块的补充性浇水,适用于墒情不足或干旱补救场景。中国农业科学院实验数据显示,小麦抽穗期补浇可使产量提升12-18%(《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刊载数据)。
混凝土施工补浇(Concrete Repouring) 建筑工程中指对已初凝混凝土构件进行的局部修补浇筑,要求使用同标号混凝土并在初凝后2小时内完成,依据《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5.3.7条款执行。
英文对应术语根据《汉英大词典》(第三版)标注为:"compensatory pouring"(通用译法)、"re-pouring"(工程领域专用译法)。该术语在《机械工程名词审定本》与《土木工程术语标准》中分别收录为行业标准用语。
“补浇”是一个多领域术语,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在铸造工艺中,“补浇”指在铸件成型过程中,为弥补金属液冷却收缩导致的缺陷,向冒口(金属液储存部分)补充浇注钢水的操作。其作用包括:
补浇通常使用专用浇口,与“点浇”区别在于量更大,后者多用于局部少量补充。
部分资料提到“补浇”在农业中指特定灌溉行为,例如葡萄种植中,若冬季未浇冻水,则需在春季补充浇水以防止枝条干枯,促进生长。但此用法来源权威性较低,建议结合具体农学资料进一步确认。
法语翻译中,“补浇”对应“masselottage”,可能与铸造工艺相关。
提示:若需深入工业铸造技术细节,建议查阅专业冶金或铸造工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