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pture; haul; seizure
在汉英法律词典中,"捕获物"对应的英文术语为"prize",特指战时在海上合法捕获的敌国船舶或货物。该概念源自古法语"pris"(战利品),其法律内涵包含三个核心要件:
捕获主体资格:必须由交战国的军舰或经授权的私掠船实施。《奥本海国际法》第116条明确规定,非国家武装力量实施的扣押不构成合法捕获。
客体合法性:根据1907年《海牙第11公约》,捕获对象仅限于敌方商船、军用物资及战时禁制品。中立国船只除运输违禁品外受豁免。
程序正当性:捕获须经捕获法院(Prize Court)司法审查。英国《1864年海军捕获法》确立的"即时审判"原则,要求扣押后24小时内启动司法程序。
现代国际法实践中,该制度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6条约束,要求捕获方对错误扣押承担全额赔偿责任。2022年马六甲海峡扣押案中,国际海洋法庭援引该条款判决赔偿船东1.2亿美元。
在渔业领域,"捕获物"(catch)则指合法捕捞的水产品。根据《联合国鱼类种群协定》第17条,成员国需按配额制度实施可持续捕捞,违规捕获物将面临国际海事组织的没收处罚。
“捕获物”指通过捕捉、逮捕或技术手段获取的对象或成果,具体含义因语境而异:
自然领域
指渔猎或科研中捕获的生物,如提到的“海龟、海鸟”等非目标物种,占捕捞量的40% 。
法律与治安
表示被逮捕的嫌疑人,如《醒世恒言》中“捕获凶手”的案例,或现代警方缉拿贩毒分子。
科技与信息
在技术领域,可指数据采集或信号获取,如“捕获图像”“捕获网络信息”等(需结合常识,搜索结果未直接提及)。
如需更全面的释义或例句,可参考《醒世恒言》《儒林外史》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