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终余额试算表英文解释翻译、期终余额试算表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closing trial balance
分词翻译:
期的英语翻译:
a period of time; expect; sheduled time
【化】 term
【医】 period; phase; stadia; stadium; stage; time
【经】 term
终的英语翻译:
death; end; eventually
【医】 tele-; telo-
余额试算表的英语翻译:
【经】 trial balance of balances
专业解析
期终余额试算表(英文:Post-Closing Trial Balance),是会计循环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特指企业在完成所有结账分录(包括结转损益类账户至所有者权益账户)后编制的试算平衡表。它仅包含永久性账户(即资产负债表账户),用于验证结账后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总和是否等于贷方余额总和,确保会计记录在进入新会计期间前的准确性。
详细解释:
-
构成与目的:
- 该表仅列示资产(Assets)、负债(Liabilities)和所有者权益(Equity)账户的期末余额。所有临时性账户(Temporary Accounts),如收入(Revenue)、费用(Expenses)、收益(Gains)、损失(Losses)以及利润分配账户(如股利Dividends),在结账过程中已将其余额清零并结转至所有者权益(如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因此不会出现在期终余额试算表中。
- 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在完成所有结账分录后,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是否仍然平衡,即所有永久性账户的借方余额总和等于贷方余额总和。这是会计记录在结束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新期间前的最后一道平衡性检查。
-
在会计循环中的位置:
- 期终余额试算表编制于结账过程之后,新的会计期间开始之前。它是会计循环(Accounting Cycle)的倒数第二步(最后一步是为新期间开设账户)。
- 其编制顺序通常为:调整后试算表(Adjusted Trial Balance) -> 编制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 -> 编制结账分录(Closing Entries)并过账 -> 编制期终余额试算表(Post-Closing Trial Balance)。
-
与调整后试算表的区别:
- 调整后试算表(Adjusted Trial Balance):包含所有账户(包括临时性账户)在调整分录过账后的余额,用于编制财务报表。
- 期终余额试算表(Post-Closing Trial Balance):仅包含永久性账户在结账分录过账后的余额,临时性账户余额为零且不列示。它是调整后试算表的一个子集,仅反映结账后资产负债表账户的状态。
-
重要性:
- 确保平衡性: 验证结账过程没有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
- 新期间起点: 它提供了新会计期初所有永久性账户的准确余额,是下一会计期间进行日常记录和期末调整的可靠起点。
- 审计基础: 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期初余额依据。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如CAS 30 财务报表列报): 对会计要素、会计期间、结账和财务报表编制有基础性规定,期终余额试算表作为结账后的验证步骤,其反映的账户余额是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框架: 定义了财务报表要素(资产、负债、权益等),期终余额试算表所列示的正是这些永久性要素的期末余额。(来源:FASB 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IAS 1): 规范了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期终余额试算表的结果直接服务于期初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来源:IFRS Foundation)
- 权威会计教材(如Kieso, Weygandt, Warfield著《中级会计学》): 系统阐述会计循环,明确期终余额试算表的定义、目的、编制时间和内容。(来源:相关会计学术出版物)
- 专业会计机构指南(如AICPA, ACCA): 在会计实务操作指南中会涉及结账流程和试算平衡表的应用。(来源: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
网络扩展解释
期终余额试算表(Adjusted Trial Balance)是会计流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用于在会计期末(如月度、季度或年度)验证所有账户的借贷余额是否平衡,并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基础数据。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目的
期终余额试算表是在完成所有调整分录(如折旧计提、预提费用、收入确认等)后编制的表格。其核心目的是:
- 验证账簿准确性:确保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总和等于贷方余额总和,检查是否存在记账错误。
-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提供直接数据来源。
内容与格式
试算表通常包含以下列:
- 账户名称:列示所有总分类账户(如现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 借方余额:记录各账户调整后的借方金额。
- 贷方余额:记录各账户调整后的贷方金额。
- 合计行:最后一行显示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两者必须相等。
示例格式:
账户名称 | 借方余额 | 贷方余额
现金| $10,000 |
应收账款| $5,000|
应付账款| | $3,000
...
合计| $50,000 | $50,000
作用与意义
- 错误排查:若借贷总额不等,需检查调整分录或过账过程是否存在错误。
- 数据整合:汇总所有账户的最终余额,简化财务报表编制流程。
- 审计依据:为内部或外部审计提供清晰的账户余额记录。
局限性
需注意,试算表平衡并不代表完全无错误,以下情况可能被掩盖:
- 漏记或重复记录交易。
- 错误分类账户(如将费用误记为资产)。
- 借贷方同时多记或少记相同金额。
与调整前试算表的区别
- 调整前试算表:仅反映日常交易后的余额,未包含期末调整分录。
- 期终(调整后)试算表:包含所有调整后的余额,直接用于编制财务报表。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操作步骤或案例分析,可结合实际会计场景提供补充说明。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