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non-conforming article
不合格商品(Non-conforming Goods)指未达到法定质量标准或合同约定要求的商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合格商品需满足"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且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00年修订版)。这类商品通常存在三种典型缺陷:
在国际贸易中,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将此类商品定义为"与合同约定不符的货物",包括规格偏差、包装瑕疵等情形(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可要求退货或换货,涉及人身伤害的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主张侵权赔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20年颁布)。
不合格商品是指不符合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存在安全隐患或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的商品。根据权威定义和法律依据,其核心特征和分类如下: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6条,不合格商品需满足以下任一情形:
处理品
虽不符合质量标准但无安全隐患,仍有一定使用价值。例如轻微外观瑕疵的服装、不影响功能的电子产品次品。此类商品必须明确标注"处理品"并以折扣价销售。
劣质品
存在安全隐患或核心功能缺失,如食品添加剂超标、建筑材料强度不足。这类商品必须禁止销售,可能涉及《刑法》第140条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根据质量管理规范:
若购买到不合格商品,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换货。对于隐瞒缺陷的"以次充好"行为,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索赔。
提示:购买处理品时,务必确认商家已明确告知商品缺陷,并保存相关凭证以保障后续权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