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infra-umbilical; subumbilical
"脐下"是汉语中描述人体解剖位置的复合词,在汉英词典中通常被译为"below the navel"或"subumbilical region"。该术语具有双重内涵:
一、医学解剖角度 指人体肚脐(umbilicus)以下的腹部区域,对应英文医学文献中"hypogastrium"的临床表述。在《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中,明确将脐下三寸标注为"关元穴"(CV4)的定位标准,这是针灸治疗的重要取穴依据。
二、传统文化语境 《黄帝内经》将脐下三寸称为"丹田",认为该区域是人体精气汇聚之所,对应英文译本多采用音译"dantian"并辅以注解"energy center below the navel"。这种表述常见于中医典籍英译版,如《难经》的Wiseman译本。
现代应用场景中,该术语常见于中医文献翻译、武术教学资料及养生类出版物。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收录词条里,"脐下"被规范为"subumbilical zone",特指脐与耻骨联合之间的解剖分区。
脐下指肚脐下方的腹部区域,通常称为下腹部,主要包含以下器官和结构:
包括腹主动脉分支、髂血管及淋巴结等,参与血液循环和免疫调节。
若出现脐下疼痛或异常症状,建议结合具体表现(如排便/排尿异常、月经变化等)及时就医检查,通常需通过超声、CT或内镜明确诊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