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囚禁”是汉语中表示限制人身自由的动词,其英文对应词为“imprison”或“confine”。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该词指“用强制手段将人关押在特定场所,剥夺其行动自由”。从构词角度分析,“囚”原指拘禁在牢笼中的状态(《说文解字》:囚,系也),而“禁”则强调禁止、限制的强制属性,组合后形成具有法律惩戒意义的复合动词。
在权威英汉对照词典中,《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9版)将“imprison”解释为“to put someone in prison or keep them as a prisoner”,这与中国《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罪的法理定义形成互文印证。美国传统词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则强调该词可指物理空间的禁锢,也可喻指精神层面的束缚。
典型使用场景包括:司法机关依法羁押犯罪嫌疑人(如“囚禁候审”),战争中的战俘关押(如“战俘营囚禁制度”),以及文学作品中象征性的心理禁锢描写(如“被回忆囚禁的灵魂”)。需注意的是,现代法律体系严格规定“囚禁”必须经由法定程序实施,任何个人或组织无权擅自剥夺他人自由。
来源标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牛津大学出版社. 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9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5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20.
“囚禁”指通过强制手段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具体含义和类型如下:
1. 基本定义
2. 主要类型
3. 法律后果
4. 心理影响
5. 特殊形式
注意:若您或他人正遭受非法囚禁,请立即拨打110报警。根据《刑事诉讼法》84条,任何公民有权将现行犯扭送公安机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