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ssignee of the claim
ask for; beg; claim; desire; petition; pray for; request; solicit
【计】 C; request
【经】 application; demand; petition; request; solicit
authority; power; right; tentatively
【化】 weight
alienee; grantee; releasee; transferee
【经】 alienee; assignee; endorsee; grantee; transferee
在汉英法律词典框架下,"请求权受让人"指通过合法转让程序获得他人原有请求权的民事主体,其英文对应术语为"assignee of the claim"或"claim assignee"。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权利让渡属性:原权利人(assignor)通过契约关系将请求权完整转移给受让人,这一过程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45条关于债权转让的规定。中国人大网法律释义专栏对此有明确界定(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006/t20200630_298336.html)。
行使权能范围:受让人取得与原始请求权人同等的法律地位,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1条主张权利。北大法宝数据库收录的司法解释汇编对此有详细注解(https://www.pkulaw.com)。
生效要件规范:根据《民法典》第546条,权利转让需通知债务人方能产生对抗效力。中国法院网司法案例库收录的(2022)京03民终4567号判决书,展示了该条款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https://www.chinacourt.org)。
该术语在英美法系中对应"assignment of choses in action",其制度渊源可追溯至英国1873年《司法制度改革法》。比较法学者王泽鉴在《债法原理》中对此有跨法系对比分析,该著作经北京大学出版社官方平台验证学术权威性(http://www.pup.cn)。
“请求权的受让人”指通过合法转让程序取得请求权的主体。以下从概念和法律关系两方面解析:
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例如:
受让人是通过合同、赠与等方式接收权利的主体。在请求权转让中:
权利来源
原权利人(让与人)将请求权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继受取得该权利。
转让限制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三类情形禁止转让:
效力范围
债务人可对受让人主张原对让与人的抗辩权(如同时履行抗辩权)。
在债权转让中,原债权人将要求债务人还款的请求权转让给第三方,此时:
通过综合多个法律条文可知,请求权的受让人既享有原权利人的权利,也需承受相关限制,体现了民事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