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麒麟竭(Qílín Jié)是传统中药材名称,其英文对应术语为Dragon's Blood(拉丁学名:Daemonorops draco),指从棕榈科植物麒麟竭属(Daemonorops)或百合科龙血树属(Dracaena)植物中提取的树脂类物质。该药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被收录为“血竭”,强调其止血、活血化瘀功效。
麒麟竭原植物为多年生藤本,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地区。树脂呈暗红色块状,含龙血素(dracorhodin)、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其性平、味甘咸,归肝、肾经,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及疮疡不敛。
实验表明,麒麟竭树脂提取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抑制COX-2通路)、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效率达78.3%)及促伤口愈合特性。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收录的多项研究证实其对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临床价值。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将该药材纳入传统草药分类体系(ISO/TC249),其品质评估涉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检测。
麒麟竭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既指现实中的一种植物及其药用产物,也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物品。以下是详细解释:
植物学特征
麒麟竭是棕榈科黄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学名Daemonorops draco,又名血蛇藤。其茎可长达10余米,常缠绕其他树木生长。叶片为羽状复叶,小叶呈线状披针形,果实为卵球形,表面覆盖黄色鳞片。若茎干被割破,会流出红色树脂,干燥后形成块状物,即中药“血竭”。
药用价值
血竭(麒麟竭树脂)是传统中药材,味甘、温,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等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但需注意其有小毒,孕妇及经期女性慎用。
分布与用途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除药用外,其树脂还可作为天然染料或防腐材料。
在小说《盗墓笔记》中,麒麟竭被艺术化描述为“麒麟血凝结物”,具有驱虫、解毒、避邪等奇幻功能。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植物学细节或小说设定,可参考百科类资料或原著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